從地球科技到決戰太空,超級富豪們的新戰場:衛星網絡

A+A-
超級富豪的新戰場,在太空。 圖片來源:路透社

漫威賣座電影「復仇者聯盟」系列中,鐵甲奇俠與美國隊長都是正義的一方,都想著要拯救世界,但也多次因理念不同而針鋒相對。

拉回現實。被稱為現實版鐵甲奇俠、全球電動車龍頭 Tesla(特斯拉)創辦人 Elon Musk,以及全球首富、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也有電影般的瑜亮情結。只不過他們的戰場在太空,目的是讓全球尚未能連網的 40 億人口有網絡可用。

今年 4 月,Bezos 推出 Project Kuiper,打算發射超過 3,000 枚衛星,自建涵蓋全球的衛星網絡服務。意念源自於他在 2000 年創辦的太空事業 Blue Origin。

一個月後,Musk 旗下的太空事業 SpaceX,在佛羅里達州成功發射載有 60 枚衛星的火箭。這是他整個 Starlink 計劃預計發射 12,000 枚衛星的第一步

正如「復仇者聯盟」中不是只有兩個超級英雄,這個太空衛星計畫的戰場上也有其他富豪在爭奪,例如日本投資集團 Softbank 創辦人孫正義,就找了英國維珍集團創辦人 Richard Branson 結盟,注資太空新創企業 OneWeb。這家新企業籌集資金超過 30 億美元,將佈建涵蓋 650 枚衛星的服務系統

他們看上的,是一個超級商機:非洲等新興地區的通訊需求急劇上升,10 年內衛星事業將出現爆炸式增長;為此,他們開發這種可以在低軌道運行的微型衛星,及早搶下市佔率。

根據調查機構 Northern Sky Research 的報告 ,2000 年到 2018 年,共 178 億美元湧入 600 間公司,其中有 70 億美元集中在過去兩年,主角是前述 3 間企業。

美國著名創投業者  Chad Anderson 觀察,在 2009 年 SpaceX 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簽下商業補給服務合約之前,市場僅不到 10 名玩家,現在卻有超過 435 家,總投資額 200 億美元。

本月初,SpaceX 的獵鷹 9 號運載火箭升空。 圖片來源:路透社

他認為,太空競賽正進入由 Musk 和 Bezos 等人領導的新階段:他們既有火箭,也佈局衛星與通訊業務,會破壞既有市場遊戲規則。

這些公司開發的小型衛星,大小僅倫敦公車一樣高,以覆蓋傳統電信網絡未能覆蓋的區域。這場發射大批微型衛星的全新形態太空競賽,可說是整體市場投資激增的縮影。

不過,這些新進的「復仇者」們,真能拿下太空的網絡主導權?恐怕未必。因為這個戰場真的太花錢,前車之鑑就在眼前。

成立於 1970 年代的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原是由幾十個成員國組成的通訊組織,專門使用衛星接收海上船隻遇險信號,以便改善海上安全。1990 年代作出民營化,並跨入太空領域。2010 年斥資逾 20 億英鎊,投資一批名為 Global Xpress 的新衛星,以便為歐洲航線提供無線網絡服務。

不過,2015 年 5 月,它在哈薩克的發射場發射一枚質子火箭(Proton),但不久便出現引擎故障墜毀。從此它的傳統業務開始承受壓力,全球快遞計劃也因此延後兩年才問世。錢不夠燒,只好開始借錢支付股息。2016 年,它的股價一路崩跌,兩年內驟減 3 分之 2。

面對新進競爭者,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行政總裁 Rupert Pearce 也說:「Bezos 不會在一夜之間改變世界,但你要是自己先怕了,未來肯定殘酷、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