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AI + 機械人上,日本也要失敗?(下)

A+A-
日本的東京站內設有 AI 查詢員,可解答乘客的一般問題。

根據國際數據中心 IDC 於 2019 年 5 月,對 2,473 家在營運中使用 AI 解決方案的機構進行調查發現,在已經使用 AI 的組織中,只有 25% 的組織制訂了「企業範圍」的 AI 戰略,並且發現在部署 AI 的過程中,大量計劃注定失敗。根據富士通的問卷調查顯示,真正建構起 AI 系統的日本企業,只有 1%。

系統開發大廠日本電器(NEC)每年收到 500 宗左右的企業諮詢,都是為了「想引入 AI」。該公司人工智能分析事業部長池田雅之表示:「很多個案根本就不適合使用 AI。」最常見的是引入成本太高,與達成的效益不成比例。

以零售業為例,如果能用 AI 來預測客戶需求,進一步達成精準存貨管理,那將是革命性的突破。但事實是,一件成本 200 日元的商品,為了能一天減少 10 件存貨,省下 2,000 日元的損耗,必須耗費數百萬日元引入系統。若以淨利 10% 計算,代表得增加上千萬的營收才能負擔研發 AI 系統,成本效益相當低下。

若是擁有高附加價值的精密製造業呢?

本田汽車零件供應商武藏精密工業,利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開發出在工廠內自動找出不良品的系統。這項計劃和日本與以色列的 AI 新創企業合作,2018 年秋季檢查的精確度,已可媲美資深檢查人員。

工廠內一般由資深檢查人員,以目測檢查產品。然而檢查人員熟練度參差不齊,而且長時間工作,也會對檢查人員構成很大負擔。檢查工序佔產線約兩成,如果能自動化,人員就可以派遣到其他崗位。武藏精工利用大量的影像資料,藉由 AI 深度學習,因而得以提高檢查精度。

儘管技術已經做到頂尖,成本控制也在合理範圍內,但武藏精工卻還是無法完全以 AI 來取代人力。卡在他們眼前的瓶頸,叫做「安全性」。

由於一輛車由大約三萬個零件組成,製車品質不良,代價可能就是人命。即使能大規模回收再修理,也會造成巨大損失。

武藏精工的 AI 計劃負責人村田宗太直言:「車廠以及相關的多數企業之間,必須針對自動化基準等取得共識才行,這讓人傷透腦筋。」不過,等到業界的基準確定後就太慢了,只有先自行展開實證實驗。

能被嚴格管理的工廠對於 AI 尚且存有疑慮,更遑論一般消費者。美國知名調查機構 J.D.Power 等公司,2018 年在日、中、美、德四個國家所作的無人駕駛車意見調查,顯示只有 32% 的人能夠完全信賴自動駕駛,高達 7 成人抱持懷疑的態度。這個結果充分顯示,如果不能消除人類的心理抗拒,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就很難正式普及上路。

IBM 的 Watson 是一個能用自然語言作對答的人工智能系統,在醫療方面的應用尤其著名。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過最經典的 AI 爭議案例,當屬 IBM 引以為傲的 Watson。這個砸下數十億美元研發的醫療 AI 系統,號稱可以做出跟醫生一樣的專業醫療診斷,在全世界已經被超過 230 家醫院訂購,但 2018 年流出的一份內部文件,卻驚爆「AI 醫生可能會醫死人」的訊息。

根據美國醫學媒體 STAT 的報道,許多醫生在使用 Watson 時,發現 AI 給出了「多個不安全、不正確的治療意見」,甚至在極端的診斷案例中,Watson 給有出血症狀的癌症病人開了容易導致出血的藥品,嚴重時可致患者死亡。

雖然這個狀況並非出現在真實醫療場景,而是內部模擬訓練 AI 的過程。目前使用 Watson 系統的醫院也強調:「AI 只是輔助」,但足以讓人重新省思,如果有一天,AI 開錯藥、撞車,責任該誰屬?畢竟人為疏失有法律可管,AI 出錯該如何懲罰演算法?又,若基於成本、安全性等考量,最終 AI 還是得依靠人力,那又何必需要 AI 呢?這都是科技創新時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