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網上投票,還未是時候?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近年,不少國家參與選舉的人數均見減少。如果投票能夠更為方便,例如容許選民網上投票而不必特意前往投票站,或許能夠吸引更多人運用他們神聖的一票。除非通過郵寄,傳統投票通常在受控的私密環境之中進行;網上投票則為遠程,令人產生欠缺私隱的疑慮。據法國電腦科學與自動化研究所學者 Steve Kremer 所指,要以網上電子投票取代親身投票,還有一段路要走。

但我們在網上買東西、使用網上銀行,不是已經很安全了嗎,為何網上投票仍不可行?Kremer 提出幾點不同之處。其一,電子商務和網上銀行中存在許多已知的欺詐行為,現代經濟模式已作適應和調整。例如,如果你用信用卡通過某種方式向銀行付款,隨後被他人竊取了信用卡資料在網上使用,你可以通過銀行保險獲得賠償。

網上投票和網上銀行之間的第二個區別在於,無論他們是否選擇網上投票,每個人都依然要承擔風險。如果你選擇使用網上銀行而資料遭盗用,則只有你受影響。

最後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存在私隱和透明的兩難。網上投票一方面要保持投票公正,要保證選票與投票者意向相符,同時保留私隱。但實行則較困難,Kremer 說:「這些實際上是相反的屬性。」若要公正的話,便需要透明度以確保選票是正確的,但另一方面,如要保障私隱,那就要隱藏每個人投票的意向。兩個面向結合起來非常複雜。

據 Kremer 指,在技術上,我們已掌握如何驗證線上進行的選舉。加密法令選民得以檢查自己的選票是否已經登記,系統也可以提供證據證明投票得到正確的破譯。

技術不足的地方,在於需要依賴投票者的電腦去加密選票。證據顯示,如果電腦上存在特定的惡意軟件,它可以切換你的投票。如是者,如果投票人點擊了候選人甲,電腦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加密成對候選人乙的選票。現時已有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添置並使用第二設備(如智能手機),但如此投票過程會變得複雜,並可能增加其他漏洞。

再者,目前的技術也無法防範「強迫投票」的情況,即選民可能受某種方式影響而投票。在有嚴重「買票」問題的地方,目前亦難應用。即使有更多解決方案,它們或會過於複雜,無法向公眾清楚說明。

愛沙尼亞已經在全國選舉中實行網上投票。不過,愛沙尼亞本身非常注重科技發展,其公民擁有電子身份證,某程度上可以降低操控選舉的風險,因為人們不太可能隨意交出對他們如此重要的文件。Kremer 補充:「當然,沒有甚麼可以阻止有人來到你的房子並強迫你以某種方式投票,但很難擴大規模運作。」

在 Kremer 看來,目前網上投票還未適用於全國大選等於極重要的選舉。有些選舉並不如政治大選般利害尤關,例如去年 12 月在法國舉行的專業選舉,人們投票選出支持工會代表等(或如香港商營電視台選「香港小姐」)。這種選舉的利害關係不是特別高,脅迫或舞弊風險較低,網上電子投票或變得可行。

月初,莫斯科舉行選舉,總統普京亦親自投票。 圖片來源:路透社

挪威在 2011 的地方選舉及 2013 年的國會選舉,均試驗過讓部分人在家中投票。但挪威國會在 2014 年否決繼續網上電子投票。時任地方政府和現代化部長 Jan Tore Sanner 在新聞公告解釋:「關於該試驗存在政治分歧。」他指在挪威,政客對投票制度的信任程度,較人民是否信任該制度更有影響力。挪威今月舉行的地方選舉,也不設網上投票。

位於奧斯陸的社會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下稱 ISF)研究員 Signe Bock Segaard 則指出,「投票保密原則」在挪威政治中非常重要:「所以當這個問題受到任何方式的質疑時,政府都不會願意繼續使用它。」

為網上投票添加疑慮的還有潛在的國際干預。當挪威研究人員 8 年前開始研究網上投票時,外國勢力干預的危險並不是特別值得考慮的問題。「但近年來,它已經成為一個全面關注的問題,尤其考慮到俄羅斯參與美國總統大選的可能性。」Segaard 說。

ISF 亦發現,網上投票實際上並沒有增加挪威的選民人數。Segaard 解釋:「這可能是因為在挪威,投票已經非常容易。」挪威盡可能使到每個人都能參與,所有合資格選民在選舉前都會收到一張投票卡,無需登記。在選舉日前六週已開放提前投票。在選舉日,投票站開放至夜晚,人們只需要攜帶有效身份證件,便可在放學後或工作後投票。由此亦可見,在未充分準備好實行網上投票前,也有許多可以方便選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