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經濟學家難以令人信服?

A+A-
9 月 16 日,行人路過顯示恆生指數下跌 228 點的電子板。 圖片來源:Deng Qingle/China News Service/VCG/Getty Images

恆生指數暴跌,專家不斷提及「香港經濟衰退」,但其實民眾對此說法有所保留。與英國脫歐一事雷同,人們甚至形容這些專家論述為「離地、不負責任、精英制」。為何經濟學與現實存在偏差?2019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Esther Duflo 在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 一書作深入討論

比錢更重要的事物

傳統的經濟理論不關注人們真正關心的事物,認為人只對金錢有強烈反應。錢雖重要,但其實人們更加在乎「目的、歸宿和尊嚴」。Duflo 於採訪中說道,「這是經濟學的一大盲點。」她提及一項研究,有 62% 受訪美國夫婦認為,失業者應該為尋找工作而搬遷,就算工作在 300 公里以外。但只有 52% 的人自身會為工作而搬遷。

Duflo 認為,金錢確實是因素之一,因搬家的成本高,生活成本也可能高出漲薪的幅度。但事實上,美國人口流動率從 1985 年的近 20% 跌至 2018 年的不足 10%。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美國人依戀自己長大的地區。有 87% 的人更形容自己已在該地區「生根(rooted)」。

Duflo 解釋:「當人們接收到外界競爭極大的訊息,相比正面迎接並把資源效力最大化,人們更傾向於『龜縮』,希望問題會自行解決。」她舉例道,「解僱工人、提早退休、工資開始下降等,都是企業於利潤遭打擊時,盡可能維持現狀的手法。」

貿易並非國家的全部

很多經濟學家都認同「貿易愈多愈好」。1930 年代,美國曾對過千項商品收取關稅,於是過千名經濟學家寫信致函總統,要求他否決該法案。時至今天,關稅仍使股市動盪不安。然而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 Arnaud Costinot 研究發現,貿易收益只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2.5%。即是說,假如美國自給自足,不與任何國家貿易,情況並不會太差。

但貿易對發展中國家還是有利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經濟學系教授 Douglas Irwin 說:「歷史顯示,發展中國家借貿易改善其經濟表現,並成功紓緩貧困問題。」例如中國能夠大量生產價格相對低廉的商品,所以在貿易上受益匪淺。

稅收多少先為之剛好

英國工黨領袖 Jeremy Corbyn 曾承諾實行「更公平」的稅收制度,其主旨為讓富豪繳付更多的稅,有些黨員甚至主張國家不應有富豪。Duflo 則認為,富豪不會因為高稅收而停止工作,但對富豪徵稅也不一定會使國家收入增加,「對收入高的公司徵稅,公司反而認為不需給予員工高薪,因為最終只會落入國庫。」

但大幅度減稅也有可能弄巧成拙。2012 年,堪薩斯州(Kansas)共和黨領袖曾實施大幅減稅措施,藉以刺激經濟。不料,該州經濟不但沒有活躍,反因進賬減少而不足以支付公共服務。政府甚至需要減少上學時間至 4 天。

Duflo 解釋道,更高的稅率需配合更好的服務和針對有需要的人。她指出:「議員應尋找措施,幫助因被科技取代,或因生產工作被中國替代而失業的人。除非有實質的答案,否則單單向富豪徵稅,不但沒有幫助,更不會減少人們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