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地球,你願意使用「無水廁所」嗎?

A+A-
其中一種「堆肥式廁所」。 圖片來源:BSIP/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世上不少國家以淡水沖廁,消耗龐大之餘,處理污水過程中也會排放溫室氣體。為節約用水,「堆肥式廁所(composting toilet)」在外國逐漸盛行,儲存糞便,以之施肥,可謂「化作春泥更護花」。這種設計看似倒退,實際是為環保出力。

「堆肥式廁所」通常以鋪有木糠或木屑的馬桶盛載和儲存排泄物,處理後可制成肥料。由於過程中沒有消耗水,因此又名「乾廁」。除了儉省水資源外,排泄物更可取替化肥,防治有害化學物殘留農產品上,一舉兩得。這種「無水廁所」最初只應用在山區和缺水地帶,但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加,它開始被其他人接納。

英國環保組織 Groundhouse 的成員 Daren Howarth 便是其中一人。據「衛報」報道,Howarth 的家中裝有「堆肥式廁所」,將尿液和糞便分開處理,前者經蘆葦隔濾後沿水管流入池塘,用作灌溉蔬菜;後者會被儲起,留作堆肥。「這沒甚麼大不了。假如你擁有一個小花園,你更值得擁有『乾廁』,節省水費之餘又不會製造污水。」Howarth 說。他認為,人類是唯一用水處理排泄物的動物,以生態的角度來看是「瘋狂的」。

在英國,像 Howarth 一樣接受環保廁所的大有人在,格拉斯頓伯里當代表演藝術節 (Glastonbury Festival)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世上最大的露天音樂節,自 2014 年起以「乾廁」作為流動廁所,去年甚至設置超過 1,000 台,應付數以萬計的人流。

「廁所內有一桶木糠,裡面同時放著勺子。辦完『大事』後,你需要撒上木糠,蓋過糞便;假如只是小便,就不用那樣做。」活動的衛生主管 Jane Healy 說。大部分參與狂歡的人初次看到它們時都會手足無措,但她認為人們已慢慢習慣脫離「如廁舒適圈」。活動過後,排泄物會被送往不同農場,回饋大地。

「大自然的字典裡沒有『浪費』一詞。」威爾斯替代技術中心(Centre for Alternative Technology)生物學家 Fin Jordão 說。今年秋天, 她在家附近種植了 70 棵樹,每週施以過濾後的尿液和混入木糠、椰子纖維的糞便。這些自然肥料的氣味,並不如想像中恐怖,「聞上去反而像是森林的泥土或葉子」。

「尿液分流廁所」。 圖片來源:Rich Earth Institute

「堆肥式廁所」好處多多,又能否在市區廣泛應用?環保機構 Rich Earth Institute 研究總監 Abraham Noe-Hays 表示,若只是收集尿液的話,這是可行的,因為「更容易運送、貯存和處理」。美國布拉特爾伯勒鎮(Brattleboro)許多家庭都安裝了「尿液分流廁所」(urine-diverting toilet),而 Noe-Hays 的團隊每隔半年便會走訪全城,收集尿液,再轉贈予農民。她認為,比起改變如廁習慣,回收尿液的廁所更能令人接受。

Jordão 認同 Noe-Hays 的說法,使用「堆肥式廁所」的人只是冰山一角,但她認為終有一天會「遍地開花」;生態建築公司 Ty Pren 的木匠 David Taylor 則表示,全民使用「堆肥式廁所」理論上是可行的:「只要大廈安裝甲烷處理器(methane digester),人類排泄物便可被轉廢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