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第四代工業革命與勞動未來(三)

A+A-
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雲與 Elon Musk 在台上碰頭。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上海 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orld AI Conference),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和美國科技企業家 Elon Musk 在台上碰頭,兩人公開發表對於應用人工智能及潛在風險的不同看法,成為中美兩地行內人士的一時佳話。對話其中一個亮點,就是馬雲認為:

My view is that [a] computer may be clever, but human beings are much smarter.
(人工智能雖然聰明,但都唔會叻得過人類)

Elon Musk 即時語帶諷刺地反駁:

Yeah, definitely not.
(梗係唔係)

社會大眾關於人工智能對於勞動市場有何影響的討論,很多時候都圍繞著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是否已經超越人類、電腦的智力和人類是否屬於同樣類型的智力等等(註 1)。然而,這些問題思考的,都是人工智能在技術層面「能否」於勞動市場取代人類,沒有完全觸及「會否」的問題。

人工智能會否代取人類去工作,除了技術上能否做得到之外,還需要考慮其他一系列因素,例如安裝智能機械的成本、機器運作維修費用、人類對智能機械的信任度等等(註 2)。早在 2017 年 10 月,網上購物網站京東(JD.com)在中國開設了號稱第一間無人超級市場,利用手機程式、人臉識別及無線射頻辨識(RFID)等技術購物及收費;同年中國境內的無人商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包括鄰家便利、蘇寧易購 、阿里巴巴的淘咖啡,及翌年成立的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家樂福無人超級市場 Le Marché 等等。

起初,市民大眾對於無人商店的出現一致好評,認為無人商店是未來零售行業的大勢所趨。然而,在短短一年時間,中國境內無人商店發展遇上巨大阻力,以上提到的部分無人商店例如繽果盒子、以及在北京有超過 160 間分店的鄰家便利需要關閉;阿里巴巴亦改變策略,由無人系統改為發展機器輔助的零售平台盒馬鮮生(HEMA)。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者錯估無人商店的發展成本:表面上智能科技能減少人力成本,但在中國的勞動市場,人力成本本來就不高;商家反而要額外支付數以十萬計的電腦、電子儀器、防盜系統等的安裝及維修成本。單靠賣日常用品的微薄利潤,往往需要數十年才能回本。

另一方面,在美國的科技產業亦有類似現象,由於開發軟件的投資巨大,有美國新創科技公司,會將部分看似由電腦自動化執行的工作程序「外判」至印度、菲律賓等國家以人手代替。當客戶在電話程式輸入任務時(試想像用手機程式召喚客貨車),在用戶角度貌似軟件程式正在執行指令,但事實上信息是傳送到菲律賓一個 24 小時服務中心進行人手配對,再將客貨車司機資料發送到用戶的智能電話。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社會學家 Benjamin Shestakofsky,就曾經對這個用人手「逆向取代」機械的現象進行深入研究,並因此於 2019 年獲得美國社會學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頒發 W. Richard Scott Award 殊榮。

雖然第四代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本文亦提供了科技不能在就業市場完全取代人類的例證。筆者希望以一個樂觀的態度去總結一連三篇有關第四代工業革命與勞動未來的討論,因為科技本來就無所謂必定好或壞的影響,一切都取決於使用者的目的和動機。要正確的使用科技,必須要先相信科技所帶來的機會及希望,以及認清潛在風險。

讀者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在社交媒體貼文留言討論。

註 1:馬雲認為電腦的智力是屬於知識上(academic,knowledge-driven),而人類的智力是屬於經驗上(experience-driven),因此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註 2:另外筆者早前亦提及過應用人工智能的法律及道德上考慮,讀者可回顧前文「AI 無人汽車的道德兩難」。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任職媒體公司及公關部門,對創意經濟發展略知一二。熱愛香港文化,深信香港能成為亞洲最有文化實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