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立:「空氣」與「個性」—— 談日本人的交流強迫症

A+A-

筆者移居日本數月,最近於東京度過聖誕節,有在日駐留數年的香港朋友帶我到酒吧消遣。既然是日本人的地方,自然就少不了與日本人喝酒聊天的時刻。這幾天遇到的其中兩位日本人,讓我想起了數個月前,在日本女團綜藝節目的文章中不停提到的「個性(キャラ)」與其對應的「空氣」。

在酒吧的第一晚,一行三人坐在吧台前,有位從關西上京的男顧客看到我們是香港人後,就走過來搭訕。言談間雖然流露出對日本人複雜語言系統(及其引伸出來的交流方式)的不滿,但在後半晚發生的事情,卻非常能夠反映出日本社會對他的影響。

A 小姐多喝兩杯之後,向大家分享她家中可愛的貓;B 先生則提起他之前喝烈酒醉到不省人事,把眼鏡都摔壞的事件。這位男顧客就不斷調侃 A 小姐,不停地談日本以前也有吃貓的歷史,反問她「你看到可愛的東西不會想吃掉嗎?」之類的話,氣得 A 小姐作勢拿叉威嚇。而每當 B 先生再喝酒時,他就會開始起哄說:「眼鏡要裂了啊。」

我觀察這種公式的挑釁與相對應的回答時,就覺得與日本搞笑節目有幾分相似 —— 同樣是把相類似的「交流模式」重複:那位男顧客一直維持著具侵略性的「個性」。在後半晚的短短兩、三小時間,這種對答最少出現十多二十次。當然這行為本身可被理解成「直男喝多後想要喚起注意力」的手段,然而「交流模式」的重複卻讓我感受到要維持「交流中的空氣」的強迫症。

數日後,筆者與 A 小姐吃飯,言談間她亦提到在日本時,會對朋友維持一種黏人的「個性」,某部分朋友因為太常被黏,偶爾也會流露出嫌棄的表情。這些交流中的小習慣,以及在言談中生成的「個性」,都是為了在很多話都不能直說的日本社會中,作為人與人之間「擬似交流」的潤滑劑。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想日落先起床,故名夕立。粗通日文,超譯日本的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