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東周牙齒探秘

A+A-

如果有讀過我的文章,都會發現我不止一次提及牙齒的魅力及持久性。若沒有受疾病影響,在理想的保存環境下,牙齒都可以存放很久。最近,紐西蘭的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研究團隊,就分析了 2,500 年前來自中國的牙齒,讓學者們了解到當時的社會生活及性別不平等。

當時中原正值東周時代,即使相隔良久,牙齒間的牙本質(dentin)仍然充滿當時的有關資訊。利用穩定同位素分析(stable isotopes analysis),研究團隊在牙本質中找到碳及氮兩種物質,以剖析牙齒主人的一生及其飲食習慣,讓我們在歷史記載以外,更能「聽到」當事人解構當時的生活。

像我以前的文章提到,同位素分析不止應用於法醫人類學及考古學上,它同時綜合了地理學及生物學等不同科學領域。在法醫人類學層面上,它通常用於辨認無人認領屍體的身份,例如推斷死者的出生地。雖然未能歸納出確實地址,卻可大幅縮小搜索範圍,若與相關失蹤人口資料庫作出比對,再向家屬索取更多有關資料,就能提高成功辨認的機率。

同位素分析的重要理念是:「你吃過、喝過甚麼,你就是甚麼(you are what you eat and drink)。」食物的化學成分會反映在體內的組織及體液裡。而透過分析骨頭的骨膠原、牙齒的琺瑯質(enamel)、頭髮及手指甲的蛋白質(keratin),甚至牙齒及骨頭的礦物成分,都能大致了解人的生活習慣。當中,頭髮及指甲能分析出短期飲食及旅遊習慣;牙齒及骨頭則能按個別案例,分析出長期飲食及旅行習慣。

是次研究分析了 2 個考古遺址中,共 23 名人士的牙齒。按照分析,他們被母乳餵哺至 2 歲半到 4 歲,而女性比男性更早斷奶,改吃含大豆及小麥的食物。按照之前的歷史研究,食材可說是身份的象徵,也顯示早在孩童時代,男女的飲食習慣已開始出現分別,男性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較多吃小米;女性則多吃小麥及大豆類製品。

在中國歷史上,東周時期在中華文化的變遷中有著重要地位,同時亦是孔子等不同賢師的時代。透過同位素分析技術及生物考古學的技巧,我們能在數千年後窺探前人的生活習慣,從而理解其社會結構,甚至性別不平等的情況。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