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的「顏色經濟圈」抗爭

A+A-
5 月 1 日,不少市民到旺角一間「黃店」用餐。 圖片來源:路透社

黃色經濟圈 曾是大小官員也群起攻擊經濟圈的概念。其實,在外國,以消費作為抗爭手段尋常可見,例如白人政府時期,南非黑人就抵制「白色經濟圈」。在香港,以政見為中心,建立經濟圈,本來就不是新鮮事物,「紅色經濟圈」更存在已久。在 2017 年,美國西方學院政治學教授 Caroline Heldman 發表著作 Protest Politics in the Marketplace,闡述「消費者行動主義」(Consumer Activism)的概念,講解在大企業橫行的年代,普羅大眾為何及如何進行消費抗爭。

所謂的消費者行動主義,就是消費者以行動直接向商家施壓,要求他們的營運策略符合社會價值和大眾利益。Heldman 指,大企業正威脅西方的民主秩序,它們可以憑藉豐厚財力,控制傳媒,引導輿論,以至影響選舉結果;而 Martin GilensBenjamin Page 在 2014 年的研究,分析了 1,779 項公共政策,證實商人組織比其他組織更能影響政策過程,大企業可算是權傾朝野。於是,各國都出現民主赤字(Democracy Deficit)危機,政府政策向商界利益傾斜,重視企業利潤而非市民福祉,再不能有效回應大眾意見,捍衛人民社會權益。Heldman 又補充,大企業的影響力已滲透到個人生活的不同層面,以生活產品、廣告和各種視覺媒介,影響我們的生活模式、價值取向以至身份建構。然而大企業手握大權的同時,作為私人機構,他們不用向市民問責,市民能夠做的,就是靠經濟行動令大企業向社會負責。消費者行動主義正正提倡企業政治問責(corporate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鼓勵人民直接參與社區和經濟民主,挑戰精英主導的體制,也促進社會討論,推廣民主意識。

Heldman 教授歸納出四種市場抗爭模式。第一種是最典型的(不)購買運動。早在公元 617 年,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一帶,就有記載兩個族群一起以杯葛行動,要求一個族群放棄庇護一名宗教領袖,整場杯葛行動歷時接近 3 年。至於杯葛一詞,則源於 1880 年,一名替大地主工作的英國土地經紀 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時常壓榨愛爾蘭農民,手段冷酷無情,當地農民於是發起不合作運動,沒有人替他打工,當地商家拒絕和他做生意,最終他敗走老家,其姓氏也被後人用以形容抵制行動。除了杯葛,近年也新興「買葛」(Buycott)一詞,意即透過購物去獎勵一些符合社會價值的商家。1820 年代,美國亦有自由生產運動(Free-produce Movement),杯葛由奴隸製造的商品,鼓勵大眾購買由合約員工生產的貨物。

第二種市場抗爭,是投資行動,包括透過良心投資、股東決議和撤資來向有關公司施壓。一些有心人就成立投資基金,例如 Green Century Equity Fund 只會支持強調綠色責任的企業,而 Parnassus Fund 則會參詳投資對象的環保和社會工作。有一些股東會透過內部決議來改變公司政策,Heldman 列舉的例子有麥當勞的性別政策、福特的環保政策等。至於撤資,則有 80 年代美國的學生運動,一些名牌大學的學生,如康乃爾大學、賓夕凡尼亞大學和耶魯大學,成功向校方施壓,最終停止投資支持南非白人政府的企業。最後兩種抗爭模式,分別是網絡行動和街頭抗爭。前者的例子有網上聯署、投訴、社交網絡的負評攻擊、網上文宣等。後者就例如有示威、靜坐、圍堵,靠有創意的文化反堵(Cultural Jamming),以惡搞手法顛覆企業形象;當中自然有違法的手段,例如被稱為環保恐怖分子的地球解放陣線(Earth Liberation Front),會直接破壞企業財產,搗亂正常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