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寬鬆的瑞典,如何跟疫症共舞?

A+A-
儘管疫情持續,無阻瑞典人結伴享受春暖花開的季節。 圖片來源:路透社

各國封關多月,武漢肺炎開始有受控跡象,討論社會重新運轉的聲音相繼冒起。但對瑞典人而言,「回復正常」並沒有必要 —— 當地根本沒有禁足令,政府亦沒有實際措施懲處違反防疫原則的人。瑞典到底在幹甚麼

當地抗疫措施如下:禁止超過 50 人的聚會、關閉博物館、自 3 月底禁止探訪老人院。除此之外,生活基本上如常。餐廳酒吧繼續營業,學童學業全不受阻,公共交通沒有限制,公園依舊是當地人擁抱春日暖陽的勝地 —— 瑞典人結伴同遊依然常見,而戴口罩的路人更是引來側目的異類。在這北歐國度,人人講個「信」字:政府如是,大小機構如是,升斗市民亦如是。政府信任市民會自發保持社交距離,必要時留家抗疫,而且記得不時洗手;亦有已達 82 高齡的受訪者表示,信任其他人會小心對待自己。

當然,即使在如此講究自律的國家,仍不乏視規矩如無物的人。由於幾近不設懲罰,警察只能口頭警告違規者;面對在酒吧前進行親密接觸的年輕人群,他們往往無動於衷。雖然當地早前有 5 間餐廳因未遵守社交距離規定而被要求暫停營業,但卻沒有被罰款,亦能在整頓後重新開業,幾乎沒有後果。

但這是否真的代表瑞典靠自由放任政策,在全球大疫中獨善其身?根據官方公佈,在 5 月 1 日,斯德哥爾摩的 200 萬人口中已經有 26% 曾被感染;當地衛生部官員 Lena Hallengren 表示,深切治療部仍有約 250 張空置床位,可見感染者沒有拖垮醫療系統。而在一定數目市民已有抗體的情況下,日後疫情若再度爆發,對當地的衝擊相對會較小。但若真的要達到群體免疫效果,就需要 60% 感染人口;當地疫症學家 Anders Tegnell 強調,群體免疫從不是政府本意。他認為,瑞典和各國政府目標一致,希望減少感染數字 —— 寬鬆的政策,只源於明白封關並非長遠之計,國家大門總有重開的一天。畢竟,根據當地財政大臣 Magdalena Andersson 預計,即使在馬照跑舞照跳的情況下,依賴出口業的瑞典仍將面對 7% 的經濟收縮。

話雖如此,不夠嚴謹的防疫措施,當地老人和長期病患還是比較危險。瑞典逾 2 千宗死亡個案中,86% 都年過 70。政府不僅沒有主動立例保護這些高風險人士,還一度阻止護老院實行防護措施。護老院負責人 Aviva Kraitsik 曾先政府一步,自行禁止訪客到訪,卻換來政府勒令把「禁止訪客」的牌子除去。就在 Kraitsik 與政府拉鋸期間,病毒已經悄悄入侵,院內 76 名老人家中,有 11 位死於肺炎。在 Kraitsik 強制院內全數員工戴口罩後,情況才開始受控。

人命關天,22 名科學家聯合登報,抗議公共健康局輕視疫情。參與聯署的病毒學家 Lena Einhorn 認為政府言行不一,一方面著人們留守家中,另一方面又容許餐廳繼續營業。她亦不滿當局給予民間機構的建議既硬梆梆又模稜兩可,比方說,政府要求老人院中心職員在照顧病人時戴上口罩,卻沒有進一步指引。而根據政府官方調查,斯德哥爾摩 101 家護老院中, 75% 都缺乏個人防護裝備。面對支援不足的批評,衛生部官員 Hallengren 只強調當地護理員不習慣戴上防具。

整個社會停轉固然危害基層生計,長期禁足亦影響精神健康;但若對疫情掉以輕心,又往往換來人命損失。面對世紀大疫,直面問題所在、傾聽民間聲音固然是基本步;如何制訂政策回應不同族群的需要,相當考驗執政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