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後的城市規劃,如何協助防疫?

A+A-
4 月 27 日,意大利米蘭,兩名男子行經建築地盤旁的天橋。 圖片來源:Emanuele Cremaschi/Getty Images

21 世紀至今才 20 年,疫症如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伊波拉病毒、禽流感、豬流感和現在的武漢肺炎卻已頻繁出現。對於天災,人類在建築和都市設計方面早有對策,例如為地震帶的房屋加設避震功能、減少活火山區域的人口密度等。但面對病毒爆發,未來的城市規劃又有甚麼抗疫良方?

有關控制疫情的城市發展項目,最先可從下水道講起。在工業革命期間,大規模生產活動導致街道污染嚴重、化身病毒溫床。在倫敦和紐約等城市,傷寒(Typhoid)和霍亂(Cholera)成為主要的衛生危機。有見及此,多國政府開始加快建設下水道,將髒物分流。

1886 年,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創校校長 Cady Staley 透過著作 The Separate System of Sewerage, its Theory and Construction,呼籲紐約政府仿效其他城市,增建下水道以緩衝疫病大流行。「把污穢之物儲藏在城市之中,就等同滋養疾病和死亡。」他在書中寫道:「部分已建設下水道的英格蘭城鎮,其有關肺病的死亡率便下降了 50%。」

「其後,房屋的光線和通風設計也逐漸得到改良。」科學記者 Sonia Shah 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補充。但在那之後,「防疫」和「城市規劃」便鮮有扯上關係。如今,武漢肺炎讓世界蒙上陰霾,同時讓人重新思考街道和建築設計在遏止病毒工作中的定位。

哈佛設計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公共衛生專家 Elvis Garcia 認為首先要從水資源入手:「因為骯髒的水源會助長病毒。過去 10 年,全球仍有大約 20% 人口在水資源不足和公共衛生服務參差的環境下生活。」回首 2013 至 16 年間,最受伊波拉病毒打擊的正正便是衛生條件差、水源情況惡劣的國家。

此外,人口密集也是病毒傳播的誘因之一。美國城市規劃及心理健康中心(Centre for Urban Design and Mental Health)總監 Layla McCay 表示,在未來日子,設計街道時或會保留「社交距離」的原則,將行人道擴闊,儘量避免「擦肩而過」的情況出現;西敏大學建築及城市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ties,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教授 Johan Woltjer 則認為可加建小徑供市民以單車代步,既環保,又能鍛鍊身體,最重要的是降低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數,防止病毒大規模爆發。

武肺期間人人高呼「洗手、洗手」,McCay 便指不排除會在全國增設「街頭洗手站」,讓市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假如每個人都能勤洗手,我想各種疾病的感染情況都會得到改善。」她又說:「清潔設施不足或許也是人們不願洗手的原因之一。」

除了肉眼上可見的轉變,Shah 認為減少依賴全球化、著重本土發展也是未來城市規劃的重點概念之一:「500 萬人在封城前離開武漢,(全球身陷險境)因為我們所有人都連接在一起。假如每個城市都能『養活自己』,平衡一下全球化帶來的影響,那便能去除許多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