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骸骨與三顆錫製鈕扣

A+A-
考古學家團隊在一名男性骸骨的盆骨下,找到 3 顆奇特的錫製鈕扣。 圖片來源:The Archaeological Conservancy/Facebook

2017 年,考古學家 Amy Scott 與其團隊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的墓地中,一共發現數十副骸骨,並在其中一副男性骸骨的盆骨下,找到 3 顆奇特的錫製鈕扣(pewter button)。當時,考古團隊特別以衣飾協助其身份判斷,並從這些鈕扣及骸骨的牙齒推斷,這名男子是來自 18 世紀的一名外籍士兵。

大眾對於法證科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一般停留在 DNA 檢測上,但有「時尚警察」(fashion police)之稱的法證衣物分析師(forensic garment analyst)與法醫人類學家,一直主張「聆聽」及細心觀察證物,而非單靠化驗結果。在某些情況下,死去多時的屍體會因為環境條件而完全腐化,變成骸骨,只留下衣物。這個時候,除了考古學或法醫人類學大派用場外,更需要法證衣物分析師,從衣物上尋找死者生前所經歷的一切痕跡。

英國時裝歷史學家 Amber Butchart 指出,在分析時裝的材質及整體時,不應輕易將其標籤,要盡量詳細描述服裝的特色。例如不要用「民族風」(ethnic)來形容來自外地的布料,因為這是非常主觀的詮釋(interpretation),每個人對「民族風」都有不同的定義,因此需要把用語統一;而描述挖掘出來的衣物顏色時,也不主張以我們認知的色系來描述,因為此顏色有機會是經由泥土分解出來的效果,即使看見綠色或藍色,所以普遍只會以深(dark)或淺(light)形容。

Butchart 認為內衣褲的分析價值最高,除了因為是貼身衣物外,亦因很多犯案者都會將內衣褲保留於屍體上,只要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時裝資料庫,為內衣褲的款式、做法,甚至用料作比對,就能夠縮小搜尋範圍。英國的馬莎(Mark & Spencer)就有很完善的資料庫,可以讓她輕易找到衣物出現的時空。她亦發現,勞工階層的衣物普遍沒有特別的紀錄,因為經濟條件的關係,他們通常將衣物穿至破損才會更換,不傾向於追隨潮流。

由於發現該男子的位置,同時亦掘挖出很多副類似的骸骨,要確認其身份難度頗高,直至發現那 3 顆鈕扣後,考古學家開始轉而從衣物的角度去調查。研究人員發現,當年法國的參戰軍隊制服鈕扣為銅製而非錫製,因此認為骸骨的主人來自其他地方。

另外,考古學家也參考了鍶(strontium/Sr)的同位素分析,這也是最近比較流行的分析方法。從骨頭裡碳、氮及氧的同位素分析,能夠協助理解骸骨生前的飲食習慣、食水來源等;鍶則可以協助理解骸骨生前的遷移史,甚至協助判斷遷移後飲食習慣的改變、疾病等資訊。與此同時,鍶可說是地理化學物質(geochemical)的一個標籤,它透過任何從地面的物質傳送到我們體內。因此,透過檢查牙齒及骨頭的鍶,並與地理上的生物殘骸,或是貝殼上的鍶含量比較,就可以知道骸骨主人之前的地理位置。當然,它背後也有其他考慮因素,例如不同植物有不同的鍶吸收量,消耗過多含鈣質的食物也會影響到鍶含量等。研究人員在進行比較及量度時,亦有必要考慮這些因素。而這副骸骨的鍶含量,就足以令研究人員推斷他來自歐洲,較大機會是瑞士及德國的邊境地區。

該骸骨按基督教傳統,以西向東的方向埋葬,從骨頭推斷,他的年齡約為 30 歲。而從其牙齒得知,他的衛生習慣不太理想,報告更指出他有嚴重的琺瑯質發育不全(enamel hypoplasia),代表兒童時期的生活異常艱苦。他失去了兩隻門牙,牙齒整體的琺瑯質也消耗嚴重。另外,骸骨上的眼窩位置有已經癒合的眶頂篩孔樣病變(cribra orbitalia)痕跡,相信與貧血症有關。骸骨上的各種標示,都代表該名士兵的飲食質素較差,使牙齒較為脆弱。甩掉門牙,間接代表有發生過近身暴力事件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這副骸骨上沒有太多因為外來創傷留下的傷痕,更沒有因為傷口處理不善而受感染的跡象。

按照歷史記載,在當時的戰役裡,瑞士的士兵比法國的較為健康及強壯。而從歷史、骸骨的鍶含量及鈕扣來推斷,這副骸骨很有可能是一名 18 世紀的瑞士士兵。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