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兄弟之邦到中印戰爭:回顧中印交惡史

A+A-
2008 年,在中印邊境鎮守的中國士兵。 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印兩軍再次在拉達克地區爆發衝突,印媒指解放軍 43 死,印軍至少 20 名士兵被殺,邊境一時之間戰雲密佈。建國早年,中國本來一度和印度進入蜜月期,但這段關係在 50 年代中惡化,更在 1962 年爆發戰爭,變成世仇,往後 50 多年於邊境爭擾不斷。

中國和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兩個大國,兩國邊境線長達 2,000 公里,當中有領土糾紛的區域,就多達 12 萬平方公里。中印邊境爭議可追溯至 1914 年,當時英國是印度的宗主國,為解決領土糾紛,於是召開「西姆拉會議」,與西藏和中國代表磋商。英國在會議上要求中國認可西藏為獨立地方,並劃出「麥克馬洪線」,把原屬西藏的 9 萬平方公里劃入印度。而中方則一直堅拒承認「麥克馬洪線」。

1947 年印度獨立,兩年後新中國成立,可是邊界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印度堅持「麥克馬洪線」,而中國就反對。印度獨立後,嘗試和中國打好關係;兩國在 1954 年頒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強調尊重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互助互惠和和平共處。當時正值冷戰早期,很多國家不是親美就是親蘇,時任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反對殖民主義,主張外交自主。南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Nabarun Roy指出,尼赫魯信奉泛亞洲主義,認為印度和中國都是帝國主義的受害者;加上他見證韓戰慘況,不希望與中國產生磨擦而令軍費徒增,於是尼赫魯執意拉攏中國,並在 1955 年邀請本是共產陣營的中國出席萬隆會議,更於 50 年代積極支持中國加入聯合國,當時印度有一句口號 Hindi-Chini bhai-bhai,意即「中印是兄弟」。

1962 年中印邊境戰爭期間,有印度婦女持槍戒備。 圖片來源:Terry Fincher/Express/Getty Images

1959 年,兩國關係急轉直下。當年西藏起義,藏人戰敗,達賴喇嘛和超過 7,000 名藏民逃亡到印度,達賴喇嘛更成立流亡政府;毛澤東自然不悅,暗示西藏起義是由印度人策劃。兩國關係愈來愈緊張,同年 10 月爆發「空喀山口事件」,9 名印度邊境警員被殺,1 名中方士兵陣亡,印度人員被迫撤出空喀山口,之後兩年亦爆發零星邊境衝突。同月,時任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與毛澤東會面時,為尼赫魯辯護,加深中國對印度的猜疑,認為印度、蘇聯和美國同樣潛藏擴張主義。另一方面,多次衝突令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主張和平共處的尼赫魯抵受不了來自國會和民間的政治壓力,於 1961 年出兵吞併葡萄牙在印度的最後屬地果阿(Goa)。

1962 年 2 月起,尼赫魯發表「前進政策」(Forward Policy),當時內政部長警告中國不能佔領有爭議的地區,印軍在這些地區建立 60 個哨站,其中 43 個更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當時印度的情報單位缺乏專業訓練,情報分析不當,以為中國不會就邊境糾紛向印度發起全面戰爭,犯下致命大錯。10 月 16 日,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國和蘇聯以至全球焦點都不在亞洲。10 月 20 日,中國就向印度大舉進軍,印度在沒有準備之下一敗塗地,讓中國一度收復藏南地區,但一個月後突然宣佈停火,向後撤退到 1959 年雙方實際控制線北 20 公里,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和物資交還印度,並釋放所有戰俘。中國官方說法是為了和平談判,又指這次撤退「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有意見就認為,中國因為地形險峻,補給困難;加上戰爭已足以穩定邊境,並轉移國內視線,由於已達成目標,因而撤軍。

然而,中印戰爭完結後,兩國關係就時常起風波,到 1975 年短暫停止,但 1987 年又有軍事衝突,最近一次就是 2017 年的洞朗地區糾紛。印度自 60 年代起戰敗,開始進行軍事現代化,走向軍事強國之路,同時視中國為一大競爭對手。印度政治專家 Neville Maxwell 就認為,中印邊境問題會一直纏繞兩國,因為要解決領土爭議,需要多番外交磋商,再共同訂立條約,為此,雙方要展現耐性、包容和互信,單靠一方努力,難以成事。可是 1962 年中印戰爭的記憶一直纏繞印度,令兩國始終難於以和平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