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六協定」:中國六四後的割地外交

A+A-
1991 年 5 月,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與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簽署「五一六協定」,確定雙方邊界;中間拍掌的人,則是在三個月後策動政變失敗,促使蘇聯正式解體的強硬派副總統亞納耶夫。 圖片來源:TASS via Getty Images

近年,每當涉及南海爭議或港台問題,都會有堆人跑出來怒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可是,在六四事件後面臨整個西方世界外交制裁的中國,就在 1991 年與剛重修舊好的蘇聯,簽訂了「五一六協定」(即「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承認蘇聯在外東北(又稱外滿洲)的統治權,確認黑龍江為中俄的國界。單是外東北領土,就有 100 多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台灣是 3.6 萬,香港是 1.1 千。

在滿清盛極之時,領土遠比今天的中國大,有 1,310 萬平方公里,而今天中國的官方數字是 960 萬,少近 27%。除了因為外蒙尚未獨立,當時滿清還控制現稱外東北的地區,北至外興安嶺和黑龍江口,西起大興安嶺,東至海濱,包括庫頁島,海參崴等海濱地區。中俄多年來爭奪這一大片土地,康熙年間,兩國就在軍事衝突後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分國界。可是,到了晚清,沙俄乘滿清積弱,1858 年以「助華防英」為名,佔領外東北 60 多萬土地,迫令清政府簽下「璦琿條約」;1860 年英法聯軍之役後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再吞併庫頁島和海參崴在內的 40 多萬土地,令中國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八國聯軍之役期間,又佔領了相當於三個香港大的「江東六十四屯」。

在滿清盛極之時,領土遠比今天的中國大,有 1,310 萬平方公里,而今天中國的官方數字是 960 萬,少近 27%。

蘇聯在立國之初,曾經表示願意廢止 19 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一連串不平等條約,並於 1924 年簽訂「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但中國北部混戰時,又爆發北伐戰爭,所以此協定一直沒有落實。社會科學家嚴家祺在「21 世紀」撰文指,即使中共立國早期,毛澤東決定向蘇聯「一面倒」,兩國在 1950 年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大量技術和資金援助。中共的說法則是基於現實問題,沒有主動收回外東北領土,但毛澤東依然堅稱不承認晚清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到後來,中蘇交惡,領土談判的問題被擱置,1969 年 3 月,中共成功控制了有主權爭議的珍寶島;但在同年 8 月,蘇聯決定報復,又佔據了新疆一帶的鐵列克提地區。

毛澤東死後十多年,鄧小平和新生代中共領導人掌權,蘇聯則由溫和改革派戈爾巴喬夫主政,兩國希望重歸友好,重新抗衡美國,並於 1989 年 5 月,在中國民運之際,舉行中蘇峰會。到 1989 年 6 月 4 日,中共選擇以血腥屠殺的方式鎮壓民主運動,事件震驚全球,惹來全個西方陣營的集體制裁,一度中斷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成為中共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外交危機。其中美國決定撤離外交人員,暫停軍事互訪和禁售武器及高科技產品。這些制裁行動,大約到 1992 年才結束。

六四事件後,趙紫陽被打倒,中共領導人交棒予江澤民。在這個對外孤立無援的時期,中共決定與僅存的盟友蘇聯,在 1991 年 5 月 16 日簽訂「五一六協定」,亦稱「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協定第一條說,「締約雙方同意,以有關目前中蘇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並根據中蘇邊界談判過程中達成的協議,公正合理地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中蘇邊界問題並明確和確定兩國間的邊界線走向」,即是變相宣佈放棄索回外東北的權利。協定過後,兩國就只有少量江中沙洲如黑瞎子島等主權尚有爭議

1992 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堅持繼承蘇聯的國界線和「五一六協定」,兩國在 1999 年簽署「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2001 年簽定「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領土一割再割,奠定了兩國今天的邊界,放棄了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後,成功爭取黑瞎子島西側的一小片土地回歸中國。2016 年,習近平成為首位踏足黑瞎子島西側的中共領導人,中國媒體只低調報道這一項「豐功偉績」。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轉述,習近平登島時還強調:「不要建成開發區、工程區、遊樂場。島上建的基礎設施都應是對生態起保護作用的。保護生態,留一張白紙」。而一些滿清時期的名城,現時都改用俄語名稱,海參崴現稱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伯力叫作哈巴羅夫斯克(Khabarovsk),而庫頁島則是薩哈林島(Sakha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