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立:討厭中國還是要學學中國 —— 「智能都市」的誘惑

A+A-

武漢肺炎引爆各國對中共政權的怨憤。乘著這氣勢,香港這彈丸之地掀起世界反中共浪潮已是不爭事實。雖說如此,看著中國電子支付如日中興,普及度如此驚人;看著中國的「獨角獸企業」(註)數量是日本的數十倍。對於現在的安倍政權,或者對於部分仍然向外望的日本年輕人而言,師夷長技以制夷,與中國一較長短,仍然是夢寐以求的理想。

中國無處不在的監控系統,滲透到民間的電子支付系統,是智能城市的理想狀態。安倍政權在其他政客忙著應對武漢肺炎時,無聲無息地通過了「超級城市」法案,掃除了法律上的障礙。法案批准現階段參與計劃的 5 個「特區」鬆綁與智能城市有關的交通法、航空法以及電波法的法律限制,以鼓勵各種科技實驗。疫情突顯了發展智能城市的需要。疫情爆發時,政府嘗試穩定基本物資供應鏈,以免因缺貨而加劇搶購恐慌。倒過來說,靠人力送貨的速遞業也就是「保持社交距離」的對策關鍵,卻同時也增加傳染風險。此外,雖然武肺死亡率較 2003 年沙士低,但傳染力卻要高出很多,而且無法估計病情進展,因而需要長期留院。換而言之,地方公共醫療危機所致的死亡個案並非突如其來,而是曠日持久的病床不足問題。安倍的「超級城市」構想正嘗試透過資訊網絡改革,提供遙距醫療服務。

正如香港拉倒的「智慧燈柱」,智能城市必須允許個人資料互通,以便更有效率地管理城市,並提高工作效率,若推進到極致就會像內地城市的監控系統。在私隱備受重視的日本,此法案當然會受到質疑。當然,世界各地靠威權統治推進智能城市的不只中國。據信用卡公司 Visa 統計,新加坡有高達 88% 用家使用指模確認身份,近半使用過面容識別、瞳孔識別或者語音識別。相比之下,日本仍沿用為人詬病的「印章文化」去確認身份。筆者就讀的大學甚至有文件因為沒有蓋印而使行政停擺。這也許會成為疫情下,最早被檢討的社會制度吧。

雖然日本近日的政治活動較前陣子多,先有針對終審法官任期延長的抗議,最近則聲援美國的 Black Lives Matter 示威。然而大部分日本人其實對自己國家的政治改變不以為然。武漢肺炎所帶來的一連串政治變化悄悄開始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註:獨角獸企業是指創業 10 年內估值達 10 億美元以上,且未上市集資的科技相關企業。據新興企業調查公司 CB Insights 的統計,現時日本的獨角獸企業只有 3 家。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想日落先起床,故名夕立。粗通日文,超譯日本的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