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人 George Floyd 被警員跪頸後傷重不治,事件引發反種族歧視及反警暴的示威浪潮,其規模及影響之大,遠超近年同類抗爭。雖然運動仍在進行中,但多間博物館已經著手存檔,從收集標語牌到訪問參與者,力求完整保留這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聖母大學政治研究員 Maggie Shum 指出:
整體來說,蒐集標語牌及抗爭物品是在實時保存歷史。此舉標誌了今天我們作為一個國家,面對的問題有多嚴重,並賦予那些參與種族正義鬥爭的人正當性及可信性。
過去 1 個月,佛羅里達州的橙縣地區歷史中心網羅示威象徵物,包括照片、報道、影片和口罩。首席策展人 Pamela Schwartz 直言:「我總是首批到達示威現場或杜林普集會的人,進行口述歷史訪問及收集物品。」她強調:「人們仍在使用標語或海報,所以我們尚未拿到很多,但正致力聯繫創作者,請他們最終連同自身經歷的口述歷史,捐出成為藏品。」
在奧蘭多市中心的示威,Schwartz 及其團隊收集到一個寫有反杜林普語句的口罩,以及一張示威者舉起支持黑人 July Perry 標語的照片 —— Perry 在 100 年前佛州 Ocoee 屠殺遭受私刑致死。團隊還收到一張明信片,上面列出美國警暴的受害者。「它令人們能依次一同高呼這些人名,參與示威。」Schwartz 計劃於秋季的展覽公開部分物品。「作為歷史學家,這是一場艱難的歷史。」
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亦正建立關於抗爭藝術的藏品系列。其政治歷史收藏已有約 30 萬件,最近再新增 30 件,皆是來自白宮鐵欄以外、貼滿標語的拉法耶特廣場。策展人 Tsione Wolde-Michael 表示:「派策展人到現場的做法,本館已有很長歷史。我們一直與組織者及活躍人士合作,致力為後世捕捉這個瞬間。這一切都發生於疫症大流行下,人們冒著生命危險抗議。」他更強調:
抗議是美國的傳統,紀錄和見證則是我們的義務和特權。拉法耶特廣場就是我們的後園,它表明了全國正在發生甚麼事。
其他同屬史密森尼學會的博物館,也與活躍人士及抗議團體合力,確保基層領導的社區運動獲得紀錄。華盛頓 Anacostia 社區博物館最近展開「強韌時刻」(Moments Of Resilience)項目,為區內故事建立數碼存檔。館長 Melanie Adams 解釋:「這個數碼敘事計劃讓社區成員分享故事、影片及照片,展示他們在是次大流行中如何堅韌,然後我們轉為把示威也包含其中。」
紐約歷史學會博物館收集的示威物品,則與 George Floyd 之死、其後引發的示威,以及人們如何應對全球系統性種族主義有關。從示威者穿著的 T 裇,到抵擋胡椒噴霧或催淚煙的護目鏡,以及各式政治傳單,統統都收為藏品。該館現正邀請人們捐出私人物品,作為旗下「歷史回應」(History Responds)項目的一部分。
不過,Shum 提醒:「一個博物館不該忽視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將街頭抗議的本質轉化到密閉的私人空間。博物館和策展人能夠做些甚麼,令物件不會從抗議的整體背景切割開來?」她認為:「館方需要謹記,尊重由下而上及基層的表達方法,應諮詢參與抗議及放置標語牌的社區和個人。他們的故事該被正確地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