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GDP 增長背後的隱性債務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官方公佈的第二季 GDP,仍比去年同期增長 3.2%,大有率先擺脫武漢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之勢。到底這個「中國奇蹟」是怎樣煉成?「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來自國家、地方政府,還有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Vehicles),三者所投資的房地產市場及基礎設施項目。但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因此積下的債務問題,令人難以忽視。

去年底,「日經亞洲評論」亦曾報道地方政府融資工具,認為它們使當地政府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將資金用於建造效率低下的基建設施,並積累巨額債務,即所謂「隱性債務」問題。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工具籌集資金的做法,並不限於富裕地區或城市:2018 年,只有 37 萬人口的貴州省獨山縣,被揭發通過數十項大白象工程,負債多達 400 億元人民幣。

當時報道預計,2019 年中國的隱性債務總額,將高達 45 兆人民幣。時至今年 1 月至 7 月中旬,報道指中國各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又已發行 3.3 人民幣的新債券,比去年同期增長 5 成。若按金融數據分析公司「上海大智慧」的數據來看,單是這段時間發行的新債券,總值已達去年全年的 4 分之 3。

獨山縣的水司樓已成「爛尾樓」,是該縣負債 400 億人民幣下,其中一項工程。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地方政府為公共工程融資,是造成隱性債務激增的重要原因。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地方政府融資工具之一。這類公司向金融機構借貸並發行債券,實際上為地方政府籌集用於基建的資金。在浙江省寧波市的郊區,就有工人正為通往杭州市的高速公路增建新車道。一名工人指,該項建設工作早於 3 月時恢復,且近日工友們更加快工程進度,「加班費也漲了不少」。

浙江交工在去年已發行 8 億元人民幣債券,現時更有望進一步在市場尋求更多資金一名高級管理人員在寧波工地受訪表示:「我們會為這個項目投放更多資源。」不過,說是「地方政府融資工具」,並不代表獲官方擔保。中國官方一直強調,「地方公債」才是地方政府唯一合法的融資途徑,而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概不負責或拯救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又或償還其所發行的債券。

假如地方政府融資工具面對還債壓力,又會如果解決?「彭博」去年 3 月報道,全國各地省市政府,一直用不同方式清還或重組隱性債務。部分主事者求助於中國最大型政策性貸款機構 ——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期望能以廉價獲批再融資;亦有人選擇出售部門的辦公大樓、房屋等國有資產。去年,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已指出,隱性債務問題「不能再推遲」,「因為許多地方的財政收入,以及 GDP 本身,都不足以支付隱性債務的利息及本金」。

陸挺所說的「地方的財政以及 GDP 支付隱性債務」,似乎與前述的「政府不負責償還」互相矛盾。而據「日經亞洲評論」採訪,江蘇省常州市一個融資平台的工作人員稱:「我們有政府支持,所以不會有任何還款問題或風險。」假如屬實,便意味實際上,中國官方仍會為這些融資作出擔保。這亦符合地區政府與其融資工具的緊密合作關係 —— 一旦發生大規模債券違約,將打擊金融體系。路透社 3 月曾報道,疫情下一些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確實已獲中央政府直接支持。

中央出手能否挽救債務問題?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去年提到:「當局需要在保持體面經濟增長,以及防止債務快速積累之間取得平衡。」但觀乎今年,新的地方隱性債務又再增加、GDP 增長卻受疫情拖累。且看接下來半年時間,如何創造中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