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人製造商的環境架構日趨成熟。由於與電腦連結的 3D 打印機普及,省去開模追加成本,這些主因,「讓多樣性、複雜性與靈活性得以實現」,情報科學藝術大學教授小林茂指出。
與軟件相比,硬件的製造跟運輸成本較高。但由於群眾募資的誕生,使資金籌措變容易。2012 年,美國雜誌 Wired 前主編 Chris Anderson 以在自家從事製造業的人為主題,出版「自造者時代」(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書。以此書為契機,作為自造者的個人製造商,開始在日本備受期待。
但,現實是嚴峻的。即使能以 3D 打印機製作樣品,但要量產,必須尋找能少量接單的工廠。許多人即使有心從事製造業,在此階段就被淘汰;即使一時成功量產,卻曇花一現,就消聲匿跡,難以創造出下一個能成為支柱的產品。現狀是,多數自造者經歷尚淺,仍處於摸索階段。
為了「只做自己想做、想要的東西」,兼任社長與設計師的中島多惠子創立了「東京製造」(トキヨプロダクションズ)。從 2006 年起,獨自經營袋品牌 COET。雖然克服數次資金和銷售渠道的難題,但創業最初面臨的障礙,卻是生產。
起初中島一個人在家,使用商業縫紉機製作;之後為擴展事業,開始尋找能委託量產的工廠,但卻接連受拒。因為「一次生產,單一顏色單一款式,業界的標準是從一百個起跳」,而她需求的量,遠不到一百個。
之後經熟人介紹,終於找到願意接下少量委託的第三方工廠。公司成立 14 年來,一直委託同樣三家工廠量產。以一般製造業來說,定期更換供應商,重新評估成本,才能增加短期利益。但中島認為,只有跟值得信賴的廠商長期下單,才能夠確保高品質產品的穩定供應。
現在中島的袋除了在東京中野設有直營門市,也在東京知名百貨設有專櫃。2018 年起還賣進巴黎的老佛爺百貨,將渠道擴展到海外市場。
此外,支援一人公司的服務與企業也相繼登場。東京就有一家物流服務公司 OpenLogi(オープンロジ),業務在自造者間拓展開來。它擁有超過 7,000 貨主,當中多為中小規模企業。該物流與日本國內 16 間,及美國 1 間倉庫合作,物品 1 件起跳就能寄存。
該物流的服務,做到能在公司系統中確認庫存跟出貨。有一人製造商用家表示,「客人下單後,用手機即能出貨。安排送貨需要的時間,一天只須 10 分鐘左右」。
「最近就連傳統的製造業中,也明顯出現愈來愈多公司內的自造者。」小林茂表示,受到自造者的活動刺激,既有製造業愈來愈多員工享受創作的樂趣。這些人與公司內外連結,形成開放改革的契機,將為日本「創造」這一門技藝,注入新世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