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刊」以「史上最差一年」作為年終總結,但放諸數千年的人類歷史維度,如此說法又是否經得起考驗?有歷史學家就認為,答案其實是公元 536 年。當年有神秘煙霾蔽日遮天,歐亞大陸陷於漆黑近 18 個月,此後農作物失收,大量人口饑荒死亡,致命鼠疫緊隨其後,究竟現今科學如何解答連串異象?
東羅馬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Procopius)記載,公元 536 年的太陽光芒有如月亮般黯淡,世界好像經歷一場無限期日食,此後沒有人逃得過戰爭、瘟疫,或者其他致命災難的磨難。駭人聽聞的查士丁尼大瘟疫(Plague of Justinian)正於 5 年後爆發,東羅馬帝國有 3 分 1 至近半人口死亡。處於南北朝時期的中原,同樣有夏日降雪的記載,平民受饑荒折磨;另一邊廂的愛爾蘭,同樣有紀錄指 536 至 539 年持續糧食短缺。
雖然全球都有天降異象的記載,但歷史學家對背後因由莫衷一是,直到兩年前,專研中古史的哈佛大學教授 Michael McCormick 與團隊的研究成果,終於凝聚學術界共識 —— 當年還未被歐洲人所發現的冰島,發生了連場火山大爆發,大量火山灰充斥大氣層,導致北半球的太陽黯淡無光,歷時約 18 個月。
根據 McCormick 解釋,業界的研究於 1990 年代始有重大突破,有研究人員檢驗愛爾蘭的古樹年輪,證實 540 年左右曾經出現不尋常的氣候突變,夏天氣溫下跌攝氏 1.5 至 2.5 度。此後數十年間,北半球更落入「晚古時代小冰河期」(Late Antique Little Ice Age)。
數年前開始,McCormick 與緬因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冰川學家 Paul Mayewski 再下一城,於瑞士阿爾卑斯山脈 Colle Gnifetti 冰川取出 72 米長冰芯,以研究超過 2,000 年的氣候變化、火山和人類活動痕跡。
黑暗時代中的最黑暗時期
根據「科學」期刊報道,在火山爆發後,大氣會瀰漫硫、鉍與其他特定化學物質,數量夠多便足以形成反射陽光的氣霧,令地球急速降溫,而科學家則可透過化驗相應年份的冰層,推斷出火山爆發的確實時間。此次研究團隊採用的最新超高解像度技術,能夠以激光精確測量 120 微米冰層,有助研究人員收窄範圍,準確掌握歷史上特定月份的化學物質變化。
參與研究的緬因大學火山學家 Andrei Kurbatov 和研究生 Laura Hartman,最終在對應 536 年春季的特定冰層中,發現有兩顆火山玻璃微粒,與冰島火山岩化學成分相符。在紐西蘭地球科學家 David Lowe 認證下,團隊推斷 536 年初冰島火山大爆發後,火山灰隨風吹向歐亞大陸,形成一層濃厚的火山煙霧(vog),迅速阻隔陽光進入北半球。
McCormick 接受「歷史頻道」訪問表示:「這場突變來得非常突然,是一夜之間發生。古時目擊者並非歇斯底里,或沈溺於世界末日的狂想,留下來的都是真實紀錄。」這也就難怪,羅馬政治家卡西奧多羅斯(Cassiodorus)當年形容:「我們無不驚訝,中午時份竟然看不到自己的身影。」此後太陽泛起「藍色」、月亮失去光彩,「四季都好像混沌一團」。
禍不單行的是,研究發現冰島火山還相繼於 540 和 547 年爆發,減慢了北半球氣候生態復原速度,鼠疫同時在各地橫行,令歐洲經濟毀於一旦。難怪 McCormick 揚言,536 年才是人類史上最差年頭,「就算不是最差,也都是最糟糕時代的開端」。
這個歐洲黑暗時代中的最黑暗時期,一直要到一個世紀後才結束。研究報告解釋,白銀是古時歐洲經濟指標,而白銀需要透過鉛礦石熔煉而成,由於 640 年左右冰層的鉛含量回升,加上其他文獻佐證,故此推斷歐洲經歷了一個世紀,才真正走出冰島火山爆發的陰霾,經濟發展方重回常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