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式建築】蓄水池保育絕非天方夜譚

A+A-
位於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被譽為羅馬式蓄水池的典範。

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昨日進行清拆,本地罕見的羅馬式地下結構首度曝光,旋即引發保育爭議,有網民翻查文獻指證蓄水池早建於 115 年前。縱觀全球各地,雖然不少蓄水池深埋地底,但不代表沒有建築美學價值,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便是典範,即使是近代蓄水池也有保育案例,鄰近例子就有台灣觀音山蓄水池

古代的蓄水池不同於水井,通常用於收集和儲存雨水,供給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常見於水源不足的地區。有美國與希臘建築學學者研究指出,歷史上最早的蓄水池建於 5,5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地點為中東黎凡特地區的村落,為旱地農業的重要基建,現今耶路撒冷地底亦發現多座古代蓄水池。在舊約聖經的年代,蓄水池有時會成為犯人逃避追捕的「逃犯天堂」,甚或統治者關禁敵人的牢房,先知耶利米(Jeremiah)便曾被監禁蓄水池內。

到古羅馬時代,帝國帶動了大城市的興起,出現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新的社會習俗同樣增加水資源的需求,包括是沐浴、廁所、工場作業等,蓄水池配合聞名於世的羅馬引水道,便是羅馬人的答案。在龐貝古城,雨水能夠經屋頂的陶土管引導到蓄水池,以供住戶日常飲用,亦有雅典大型古羅馬蓄水池專門服務羅馬浴場。

不過,要數現存最有名氣的蓄水池,就非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莫屬。這座舊稱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國首都,全城最少有 36 座蓄水池,其中地下水宮殿便承傳古羅馬技術的精髓,建於公元 542 年,總共有 336 支石柱,每支高約 9 米,總容量 80,000 立方米,為鄰近皇宮及居民供應食水。

蓄水池的石柱由大理石打磨而成,部分為有華麗雕花的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其中一支石柱又刻有淚珠形狀圖紋,但最著名莫過於有兩支石柱,底座用上希臘神話著名女妖美杜莎(Medusa)翻轉和側倒的頭顱,其象徵意義至今眾說紛紜。如此建築瑰寶歷經地震威脅,仍然鼎立於古城地底,經過大規模保育修繕後,於 1987 年方對外開放,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活化成表演場地的蓄水池

至於我們如今所見的近代蓄水基建,則要遲至 19 世紀工業時代,城市人口急劇暴漲才陸續誕生。特別是 1854 年倫敦寬街霍亂事件(Broad Street Cholera Outbreak),流行病學之父 John Snow 證實水泵水源受污染,是霍亂爆發的根源,扭轉霍亂經空氣傳播的錯誤觀念,管理供水及排污系統也成為了公共衛生的關鍵。

1852 年英國國會亦通過 Metropolis Water Act,管制食水公司繼續在受污染的泰晤士河取水,進一步促使食水公司在倫敦外圍興建水塘,食水再經由縱橫交錯的地底水管進入城市,部分會先流入倫敦的地下蓄水池,按照需求再作分配。

最為人熟識是 East London Waterworks Company 在 1869 年興建的 Hornsey Wood Reservoir,該蓄水池位於芬斯伯里公園(Finsbury Park)地底,可處理 500 萬加倫食水,過去曾服務倫敦北區居民,雖則早已經完成歷史任務,但如今仍然得以保留,電影「神探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2009)及「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Skyfall,2012)亦曾於該處取景。

於澳洲布里斯本的 Spring Hill Reservoirs 蓄水池舉行歌劇表演的藝團。 圖片來源:Underground Opera Company/Facebook

在英國以外的地方,同樣早有保育地下蓄水池的案例,譬如是台北的觀音山蓄水池,日治時期稱作臺北水道淨水池,擁有 111 年歷史,去年年初才正式開放予遊客參觀,其建築主體為鋼筋混凝土,與深水埗的例子不同。澳洲布里斯本的 Spring Hill Reservoirs 蓄水池則建於 1871 年,以磚塊為建築主體,1962 年結束服務後,於 1992 年起列入市政府文物建築,2014 年更活化成為文化活動場地,曾經舉辦過裝置藝術展覽,有歌劇團更善用其地底建築的回音效果,進行歌劇表演。

雖然近代基建以功能至上,難有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輝煌,但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與 19 世紀中後期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蓄水池設計相似,結構上普遍利用羅馬式拱頂,將頂部重力引導到柱體上,以盡量爭取最多蓄水空間,實用之餘也有美學考量,為我城重要的時代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