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中國研究聖城:微妙的中共與漢學關係

A+A-
著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於去年年底與世長辭;他為設立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的學者之一。 圖片來源:Ye Yuan/Hua Shang Daily/VCG via Getty Images

多間媒體報道,中大將會在 2021 年重組有中國研究「聖城」之稱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該中心收藏大量關於中共國情的第一手資料,被指「勾結外國勢力」,「佔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曾是該中心主任,故這次決定重組被質疑是政治打壓。現代漢學發展有其冷戰背景,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重組,加上其創辦人之一、中國研究大師傅高義在 2020 年底逝世, 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

2020 年 10 月,前香港大學校長、歷史學大師王賡武曾在學術網站「東亞論壇」撰文,回顧現代漢學的發展。王賡武在 1957 年於倫敦亞非學院完成博士學位,踏上學術研究之路。他憶述 50 年代時,戰後首批歐洲漢學家大多繼承東方研究的傳統。過去二百多年,歐洲均有學者關注北非和亞洲的發展,到了 50 年代,焦點都落在中國。一直以來,東方研究學者為數並不多,部分是為了服務歐洲的殖民帝國,但有些出色的文獻,確實能令世界更了解歐亞大陸。

在 19 世紀,很多西方人十分欣賞中國古文明,但同時對中國的急速衰落感到好奇,凝視中國的目光帶西方文明優越感。很多中國學者拒絕東方主義視角,認為自身文化資產十分寶貴,國人可以從歷史學習,從而面對現代化挑戰。當歐洲列強認為自身文明發展的經驗,已經成為了現代化的普世準則,不少中國政治精英依然認為國家未來繫於中國獨特的價值體系。而國民政府在內戰後敗亡,亦令中國大陸的現代漢學發展一度停滯。

中國歷史被中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框架重新書寫,令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中國發展愈來愈感興趣。在冷戰背景下,共產中國已經成為西方世界的敵人,美國政府於是提供大量的研究經費,鼓勵美國的社會科學家與漢學家合作,尤其希望了解中國過去歷史與共產中國現代化志向的關係。即使冷戰中後期,鄧小平開展改革開放,中共與美國由敵人變成戰略合作夥伴,也不減西方對中國的興趣,反而把現代漢學推向高峰。

中共開放了更多學術交流機會,讓中國學者走出世界,探索更多更新的研究方法。海外華人則提供另類視野,讓人反思中國人的文化身份意義。王賡武形容,到了 80 年代,一股多元主義漢學(Pluralist Sinology)學潮成形,當時中共給予更大空間,讓學者拓闊研究興趣,中港台皆有大大小小的漢學會議。到 1991 年冷戰尾聲,新加坡國立大學就有一場學術會議,與會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讓不同意念互相擊撞,共同探討新形態國學的可能。

到今天,中國研究已經累積了豐富的學術資源,例如歷代漢學家的傑作,新中國現代國學的文獻,以及結合了社會科學知識的新漢學。有學者視中國為一個曾經衰落的古文明,今天再度崛起;有人認為中國是一個新興大國,挑戰西方主導的世界格局。現時中美關係步入冰點,中國發展步入關鍵時刻,王賡武呼籲漢學家要運用他們的知識,捍衛學術專業,他明白會十分困難,但是這是漢學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