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甦,要先搞好廢物管理?

A+A-
一名長者推著大堆發泡膠箱在香港鬧市中路過。 圖片來源:Miguel Candela/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人類為抗疫製造大量即棄廢物,由口罩、面罩到防護衣物,令市政系統不勝負荷。有世界銀行專家認為,各國在研究疫後復甦計劃時,應當以改善垃圾收集和處理為基礎,緩解失業問題之餘,又能減輕疫情的垃圾禍患,長遠節省公共開支。

世界銀行城市發展前高級總監 Ede Ijjasz-Vasquez 與高級城市發展專家 Silpa Kaza 撰文指出,氣候暖化勢必引發更多自然災害,今次疫情正好是全球的寶貴一課,說明城市的適應力和韌力,可減少災難危機造成的經濟破壞,而這將會是未來的存亡關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樣呼籲各國在疫後擴大公共投資,在復甦計劃中兼顧環保和氣候適應力,而文章則認為,有效的固體廢物管理會是重要一環。

早在疫情爆發以前,全球每年產生的固體廢物已經超過 20 億噸,但處理固體廢物的工人當中,多達 85% 屬於非正式僱員,只有約 400 萬人為全職工人。疫情期間各國封關,加上油價下滑令塑膠價格下跌,同樣令依賴回收業糊口的居民捉襟見肘,更要面對工作時染疫的風險,反映原來的廢物管理政策難以持續發展。

政府要改善這個難題,不但要將改革廢物管理納入復甦計劃,更要改變思維,不應將固體廢物管理理解成單純的收集和處理垃圾程序,而要將其視為關係各個社會範疇的事務 —— 關乎到環境保育、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產生就業機會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

事實上,大型改革可以由簡單改變做起,譬如面對無數依賴城市廢物維生的拾荒者,只要有適當政策配合,便可釋放出他們的生產力。擁有 400 萬人口的印度城市浦那(Pune),每日有無數拾荒者在垃圾堆「尋寶」,轉售可回收的膠樽、鋁罐及其他物料,很多市民對他們避之則吉。

近年浦那市政府便透過合作社,把拾荒者納入正式廢物管理系統當中,讓他們在有合理報酬下收集垃圾,以彌補市政府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又提高拾荒者的社會保障。巴西亦有類似的成功案例,說明政策可以因地制宜,以廢物管理促進綠色就業。

理想的話,市政府可以透過有利的商業模式,鼓勵中小企在疫後蓬勃發展,部分企業可專門從事廢物處理,譬如處理電子垃圾。過去,政府經常忽略固體廢物處理對於綠色就業及中小企的商機,要鼓勵相關發展,政府必須打破中小企支援計劃、技術培訓平台與廢物處理行業之間的隔閡。

在貧富懸殊地區,或者市民代表不足的情況下,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亦應該建立雙向互動機制,與市民和當地非政府組織共議,提高政府與民間的互信,以商討解決垃圾問題的實際辦法,同時提供就業機會。

目前很多政府都因為抗疫而債台高築,公共資源運用也變得審慎。文章則認為,固體廢物管理是有限公帑下的理想投資選項,因為早有研究發現,不當處理垃圾的經濟代價,相當於妥善管理成本的 5 倍。而完善的廢物管理,短期內可促進就業,長遠更可減少公共資源浪費、減省公帑開支,又能提高城市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