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美國輝格黨,是重整力量的契機

A+A-
1850 年,輝格黨參選員在議會上談論涉及奴隸制問題的「妥協案」。 圖片來源:Historica Graphica Collection/Heritage Images/Getty Images

從「杜林普分裂共和黨」或「擺脫杜林普,製訂新路線」等評論,探索共和黨未來路向,到傳聞指杜林普將另組第三政黨,美國共和黨前路尚未明朗,會否如部分媒體所言面臨崩潰,尚待觀察。但即使其因分裂而倒下,往後亦可能再有能與民主黨分庭抗禮的政治組織崛起。今天兩大黨之一的共和黨,正是在 19 世紀中,從另一大黨輝格黨(Whig Party)的分裂中崛起。

輝格黨由反對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魯.積遜(Andrew Jackson)及民主黨的人士,於 1834 年組成。19 世紀中葉以前,美國兩大主要政黨就是民主黨與輝格黨。由不同利益團體組成的輝格黨,可視為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包括有反共濟會人士、前國家共和黨(National Republican Party)成員,還有失意且厭惡積遜而出走的民主黨人。該黨亦有著訴求多元的基礎:有福音派教徒對道德改革興致勃勃、有人反對積遜殘酷對待美洲原住民、急速擴張國界,還有一些是廢奴主義者。

各路人馬團結成輝格黨,成為一股足以跟民主黨匹敵的政治勢力。1841 至 53 年間,輝格黨選出兩名總統,另有兩人由副總統之位於任內繼任,合共四名總統。黨內雖然有廢奴主義者,但僅屬一部分黨員的訴求,並非政黨本身的主張。19 世紀,美國持續向西擴張,加上南北差異,奴隸制廢存開始觸發輝格黨內以至國家層面的分裂。

其時,北方與南方各自希望廢除或保持奴隸制。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常駐學者 Philip Wallach 解釋,輝格黨與內戰前的民主黨一樣,是一個同時爭取南北選民支持的雙向(bisectional)政黨。「所以兩黨都想盡可能將奴隸制問題排除在國家議程之外。但就輝格黨而言,該黨無法找出讓南北成員都滿意的處理方式。」

1850 年,諷刺時任輝格黨總統泰勒試圖在奴隸制問題上平衡南北利益的漫畫。 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IG via Getty images

1850 年,代表輝格黨當選總統的泰勒(Zachary Taylor)於就職 16 個月後逝世,當時美國正在處理加利福尼亞共和國建州併入美國的申請。傳統上,人們在製訂新的州憲法時,可以決定是否保留奴隸制,但無論加州選擇擁護或反對奴隸制,都勢必打破北方自由州與南方蓄奴州之間原有的勢力平衡。時任輝格黨聯邦參議員 Henry Clay,當時就促成「1850 年妥協案」(Corromise of 1850)。法案既歡迎加州以自由州身份併入美國,同時強化「逃亡奴隸法」(Fugitive Slave Act)—— 要求北方各州向逃亡到當地的奴隸提訴及遣返。

出身北方且反對奴隸制、繼承泰勒職位的菲摩亞(Millard Fillmore),選擇簽署這份「妥協案」,同時引起南北兩地輝格黨人不滿。Wallach 指:「菲摩亞選擇妥協,即遭輝格黨人從來屆總統選舉的提名候選人中踢走。」然而,黨大會選擇的斯科特(Winfield Scott)將軍,亦未能於 1852 年為該黨贏得總統寶座,僅取得 296 張選舉人票中的 42 張。

1854 年,「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Kansas-Nebraska Act)通過,授權聯邦新領土及州份可自行決定是否允許奴隸制。法案令奴隸制問題再次浮面。包括林肯在內的反奴隸制輝格黨人認為,自己的黨派未能阻止奴隸制擴展,決定脫黨,並與其他同樣反對奴隸制的民主黨人,組成了今天的共和黨。輝格黨此時還要面對其他議題造成的內部分裂。以本土主義為主軸的「一無所知」(Know Nothing)運動,終在同年促成美國人黨(American Party)組建,1852 年未獲輝格黨提名的菲摩亞,在 1856 年轉向尋求美國人黨支持,且得到大量保守派輝格黨人追隨。

當年的總統選舉,成為輝格黨最後一次推舉候選人的大選,以共和黨的林肯勝出告終。前輝格黨員、及後成為林肯政府國務卿的西華德(William Seward)在 1855 年轉投共和黨時,強調奴隸制不可持續,又表示:「就讓輝格黨退出舞台。該黨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以令人傷心的方式回應問題。如今就讓它光榮謝幕。」輝格黨的崩潰及北部州份民主黨人選擇脫離,原因正是這兩黨都未能回應奴隸制擴張的威脅,導致問題成為國家危機。政黨的分裂或崩潰,在局內人眼中或是不可想像的災難,但歷史同樣告訴人們,危機背後,也有可能是價值觀和政治力量的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