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塞舌爾海椰子「留種」

A+A-
塞舌爾一家紀念品商店的海椰子。海椰子價值不菲,成為盜竊目標。 圖片來源:Jabin Botsford/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位於印度洋非洲東岸一帶的群島國家塞舌爾,其中兩個島嶼有一種特有植物 —— 海椰子。海椰子種子是全世界最大最重的種子,可重達 25 公斤、長至 50 厘米。這顆狀似臀部的塞舌爾珍寶,早在去年疫情大流行前已是黑市暢銷品,導致島上保護區偷種子事件頻生;當地組織現正想辦法為海椰子「留種」。

野生海椰子,僅生長於塞舌爾第二大島嶼普拉蘭島(Praslin)及附近的屈里厄斯島(Curieuse),為雌雄異株(dioecious)植物,根據不同環境條件,可能需時長達 50 年才成熟。現時只有約 8,000 棵成熟棕櫚樹,屬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裡的瀕危(Endangered,EN)植物。

塞舌爾群島基金會(SIF)今年向申請人批出種子,供人們自家種植。 圖片來源:SIF_Seychelles/Twitter

除了生長條件、環境限制以外,種子還有盜竊危機。塞舌爾群島基金會(SIF)執行董事 Frauke Fleischer-Dogley 表示:「去疫情大流行開始時,我們的工作人員就發現有人在基金會的管轄範圍內,偷偷帶走自然保護區的種子。」他解釋,因為其獨特外形,海椰子的種子外殼原本是款紀念商品。由於疫情令旅遊業陷入停滯,種子殼失去需求,「似乎是有人想栽種海椰子」。

自 1978 年以來,塞舌爾一直以許可證制度控制海椰子貿易。個人栽種或交易海椰子,均須向農業部旗下的氣候變化與環境部門(MACCE)註冊。在東亞地區,該種子的果肉據傳有催情效果,因此果肉多外銷東亞。即使是賣給遊客、價值 5,000 至 6,000 塞舌爾盧比(約 2,000 至 2,400 港元)的種子外殼,亦須取得許可。

種子雖有價值,島上民眾卻大多無力購入,可能成為偷竊動機之一。有鑑於此,基金會與政府部門合作,讓民眾合法取得種子,希望解決偷竊頻生的現象。Fleischer-Dogley 認為:「若能合理供應種子,就沒有偷竊誘因。」基金會管理國內不同自然保護區,現時每月能在馬埃谷地(Valléede Mai)以及普拉斯林島(Fond Ferdinand)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地面,收穫約 50 顆種子。

根據計劃,居民要向基金會提交申請表、支付 500 塞舌爾盧比(約 200 港元),以取得種子自行栽種。同時,申請人必須滿足幾項要求,包括以棕櫚樹成長至 25 至 35 米高估算,每顆種子應有 10 米乘 10 米的生長空間。基金會亦會派員到訪,評估種植地大小、土壤情況等,判斷申請人是否符合種植條件,以及能種植多少海椰子。

Fleischer-Dogley 指:「起初我們以為,計劃申請數量大概只會有 30 顆種子。」但居民的反應大超預期,截至去年 12 月申請期結束,基金會已收到 104 份申請,涉及共 422 顆種子。批出種子後,發芽需時幾個月,故工作人員會在半年後到訪,觀察生長進度。

當地非政府組織植物保護行動小組(Plant Conservation Action group)負責人 Lindsay Chong Seng 亦支持種植計劃:「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看,這項計劃將增加海椰子的數量基礎。而且,計劃能令種子繼續充當文化標誌,同時又不會破壞海椰子的原生地,長遠更可減輕普拉蘭島僅餘野生海椰子的瀕危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