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公開試始祖: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

A+A-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年一度的香港文憑試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在疫情和政治因素下,今年考試變得不一樣,例如通識科並無有關政治民生的題目。香港公開試制度始於 1935 年的香港中學會考,以往一直承襲英式制度。而在 1858 年創立的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便確立了往後的英式公開考試制度,成為現代教育史的里程碑。

18 世紀,工業革命令英國走向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至 19 世紀初,當地經濟富裕,人口增長,愈來愈多人湧入工業重鎮謀生,雖然帶來很多機遇,卻同時造成不少民生問題,例如都市貧窮、罪惡和衛生問題等。有政客認為有需要推動普及教育,除了支撐工業發展外,亦令兒童學會公民價值。1833 年,英國進行兩個有關兒童權益的重要改革,第一個是「1833 年工廠法」(1833 Factory Act),禁止 9 歲以下的兒童工作,並要求工廠讓童工有兩小時的上課時間。

另一個是國會議員魯布克(John Arthur Roebuck)推動的普及教育改革。魯布克是古典自由主義大師密爾(John Stuart Mill)的好友,十分重視兒童的教育權利。他建議政府讓所有 6 至 12 歲的兒童上學,包括設立幼兒學校、技工院校和一般學校,並由一位部長級官員督導教育政策。國會最終沒有通過魯布克的建議,只是批了兩萬英鎊資助辦學團體興建校園。這筆錢在維多利亞年代雖不算多,卻意義重大,是政府第一次把公帑用於教育投資。

在這個大環境下,英國教育業在 20 多年間不斷擴張,社會愈來愈多中學畢業生,一些學校便開始煩惱學歷認證的問題。於是,中學代表接觸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希望研究出一個統一考試,讓學生可以在原區作考。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ocal Examinations Syndicate)因而在 1858 年成立,並於同年舉辦首屆公開試。委員會初時籌備了兩組考試,分別是讓 16 歲以下學生考的初級試,以及讓 18 歲以下學生應考的進階史。他們會到指定地區的考試中心,例如學校、市中心及教堂應考。

監考官則為劍橋大學的教員,他們會身穿學術袍,拉著裝有厚重試卷的箱子,乘著火車趕赴各地考場。於首屆考試,學生需連續應考 6 至 7 天,並且分為早、午、晚 3 節。那時候的考試科目已經十分多元化,有英文及英國文學、歷史、地理、地質學、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德文、物理科學、政治經濟學、法學、動物學、數學、化學、算術、繪畫、音樂和宗教學。

劍橋大學圖書館現時仍存有當年的試卷,當時學生需要背誦大量資訊,例如要憑記憶畫出英國某一條海流、海岸線,又或者列出一些君王任內發生的大事,例如首屆試卷要求考生順序列舉亨利八世的王后和子嗣的名字,並寫出其與首任妻子離婚的原因;宗教題則要說出耶穌如何在曠野受到魔鬼試探。而委員會亦會於翌年出版試後考生報告,當年就有考官就對學生的數學表現感到失望。

考試初期僅限男性參與,女學生則於 1867 年起獲准應考。1870 年,英國通過初等教育法令(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1870),向所有 5 至 10 歲兒童提供普及教育,並於 1899 年擴展至 12 歲,令英國教育更為蓬勃。往後的 120 多年,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一直舉辦各種考試,例如今天的「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委員會每年服務逾 800 萬名學生,涵蓋全球超過 170 個國家,更與多於 30 個國家合作舉行全國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