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外地的】由來已久的中國地域歧視

A+A-
中國深圳。 圖片來源:Qilai Shen/In Pictures via Getty Images Images

近日流傳一段影片,一名中國北京大媽在當地巴士破口大罵外地人為「臭外地」、「上北京要飯」。大家都是中國人,理應不用分那麼細,但中國的地域歧視現象確實存在。北京大媽事件並非孤例

疫情讓人一窺中國長久以來的地域歧視問題。這次受歧視的主角,是武漢所在的湖北。去年有不同報道及社交媒體消息指,許多在中國其他市工作或生活的湖北人被拒就業住屋。儘管官方高呼「武漢加油」,但部分地方人士似乎相當排拒。去年 2 月 4 日網上更傳出照片,相中江西九江市一家超市外掛有橫額,上面寫著「湖北回來的都是定時炸彈」。

至於一直受地域歧視困擾的,則可能是河南省。「經濟學人」曾在 2019 年報道,河南省發生幼兒園老師投毒事件,23 名幼兒亞硝酸鹽中毒。當時網上評論除了批評老師行為惡毒之外,還有不少直斥河南人本身。諸如「不意外,河南人甚麼卑鄙事都能幹」、「除了缺德,想不到其他字眼形容河南人」等。「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在過去約 30 年間,有超過 2 億農村居民遷移至城市生活,使城市人口成為背景差異巨大的眾生相。2010 年數字顯示,約 1 億人口的河南省,有多達 7.5% 人居住在其他省份。

身處北京的外地農民工。學者指,中國地域發展程度不均、戶籍制度是地域歧視的部分原因。 圖片來源:Simon So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一直在城市生活的中國人,經常歧視這些國內移民。最常受歧視的人主要來自河南以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東北三省,他們常被視為「落後村民」。即使一名東北人原本就在城市地方接受良好教育,亦不時被刻板描述為好勇鬥狠,河南人則普遍成為他人口中的小偷、騙子。

紐卡素大學文化與藝術學院講師彭雨竹(Altman Yuzhu Peng)去年底曾發表論文,提及河南人在網上受其他地域的人辱罵歧視。彭根據中國網民的 IP 位址區分他們所屬地域,並以彼此的帖文回覆為例,指東部三個發達地區廣東、北京、上海的用戶,會暗示河南人與詐騙有關係。有北京用戶更直指,河南人在全國臭名遠播,連警方也公認他們狡詐。

除了網上,現實亦不難看到河南人在外地受歧視的情況。在北京生活的河南農民工楊勇(Yang Yong,音譯)接受「經濟學人」採訪,憶起曾在首都找建築工作的經歷:「當我答自己是河南人時,老闆便拒絕了我。」報道又指,北京的家務工網上招聘廣告經常注明「河南及東北申請者免問」,北京本地人之間,亦會勸告對方別請河南人

河南人與騙子掛勾的刻板印象,也能反映在戲劇演出裡。中國的電視喜劇中,扮演罪犯的演員往往操河南口音。2017 年的中國「春晚」便曾上演電話詐騙小品劇場,騙子即操河南口音,引起部分網民不滿。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張軍認為,貶抑河南人的原因,部分是由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集中在大城市所致。張補充,在較富裕的大城市,河南農民工多數從事當地人不願意沾手的粗活。同時,決定人們可在何地享受醫療保險、教育等社會福利的戶籍制度,則加劇地域歧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