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金屬需求即將暴增,全球採礦商卻無力開採

A+A-
由中國公司擁有的一個厄瓜多爾採礦場;攝於 2019 年。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大宗商品在過去一年經歷了令人頭暈目眩的上漲,先是中國,最近則是其他大型經濟體的強勁需求。供應鏈中斷也提供了進一步漲價的動力。銅、鐵礦石、鈀金和木材價格 5 月份均創歷史新高,而穀物、油籽、糖和乳製品等農產品價格也大幅上漲。

預期大宗商品將持續上漲的情緒並不普遍。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當前的上漲是週期性而非結構性的,這波漲勢可以用中國的強勁需求、歐美疫後的經濟復甦加上供應鏈中斷來解釋。他們預計,隨著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買家 —— 中國收緊信貸,大宗商品漲勢將逐漸消退。

懷疑論者也馬上指出,並非所有的商品都供應不足。石油就是個好的例子,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邦尚未完全解除 2020 年 4 月實施的大規模減產。

然而,就連懷疑大宗商品漲勢會否持續的人也承認,與綠能技術投資相關的其他金屬(如銅、鈷、鎳等)前景一片光明,因為它們供給有限,而需求勢必會急增。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表示,為了在 2050 年實現零碳排,銅、鈷、錳和各種稀土金屬等關鍵礦產的總市場規模,2020 年至 2030 年間必須增長近 7 倍。

但就在需求預計飆升之際,由於大型採礦商削減對新礦場的投資,銅市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接近供給上限的時候。

智利丘基卡馬塔銅礦中堆放的電解銅板。 圖片來源:路透社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RBC Capital Markets)歐洲金屬和礦業共同負責人 Farid Dadashev 表示:「人們只關注銅的供給量,卻沒有考慮到開採銅礦的難度。」

在上一輪大宗商品熱潮中,由於價格過高的交易和野心過大的開發計劃,採礦業損失了數十億美元。如今,採礦業已大幅削減支出,專注向「習慣從投資礦業股獲得高股息」的股東發還現金股利。

其結果是,根據能源諮詢公司 Wood Mackenzie 的數據,2020 年全球採礦和冶煉資本支出僅達到 2012 年高峰,2,200 億美元的一半。澳洲基金公司 Tribeca 的數據也顯示,礦藏探勘支出也從 2012 年的 357 億美元大幅下降至去年約 100 億美元。

儘管銅價不斷上漲,但採礦業不是不願意,就是無力投資新的銅礦開採計劃。除非這種情況有所改變,否則高盛預計,到 2030 年,每年將出現 820 萬噸供應短缺。從 2020 年全球精煉銅產量為 2,350 萬噸來看,就可知這個缺口有多大。

在安全的礦區找到高品質的銅礦場,也變得愈來愈困難。長期擔任採礦業和大宗商品交易商 Glencore 行政總裁的 Ivan Glasenberg 表示,銅價將需要上漲 5 成,才能滿足全球綠能革命帶來的預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