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獨立日】未竟的烏托邦美夢

A+A-
尼赫魯辦公室桌上放有聖雄甘地的照片。 圖片來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今年 8 月 15 日,是印度的獨立日。作為全球第二多人口的大國,印度一直矢志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可是,近年印度內憂外患不斷,中印衝突克什米爾危機,加上持續不斷的疫情,都使目標難以達成。日前,格里菲斯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Ian Hall 撰文,回顧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立國之初許過的宏願。

1889 年,尼赫魯出生於印度一個上流家庭,父親是大律師,故從小就可以接觸到最高等的教育,長大後先後就讀英國超級名校哈羅公學和劍橋大學,畢業後成為執業律師。他本應可過著安穩的生活,但後來遇到聖雄甘地,並被其政治理念打動。於是,尼赫魯在往後 25 年活躍於印度獨立運動,他不穿光鮮西裝,只穿一身樸素的棉服。1929 年,他成為印度國民大會黨主席,隨後入獄不下十次。直至 1947 年,印度終於成功爭取獨立。

尼赫魯被認為是現代印度的「總建築師」兼開國總理,確立了印度的民主和法治制度,又嘗試讓當地經濟自給自足,免受西方列強剝削。同時,他也是二戰後全球反帝國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在美蘇冷戰之際,他掀起「不結盟運動」,聯合亞洲和非洲的人民,高呼民族自主和種族平等。1947 年,他主持亞洲關係會議,又促成 1955 年的萬隆會議。他認為新生亞洲國家要展現一種截然不同的外交新風,而他堅信印度會在國際政治新時代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尼赫魯認為新生國家不用猜疑大家的意圖,不必貪戀別國領土,也不應該浪費資源去興建軍隊和原子彈。他覺得新生國家可以同時和美國、蘇聯友好,買重其中一方只會令自己失去外交自主。1954 年,他成為戰後首批呼籲全球裁核的國家領袖,並間接促成 1963 年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在他主政期間,印度多次居中調停國際危機,例如戰後初期的韓戰和法越戰爭。尼赫魯的外交方針,至今仍受很多後殖民國家所推崇。

1954 年,尼赫魯與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會面。 圖片來源:Keystone-France/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不過,無論對內對外,尼赫魯的宏願均未能實現。早在獨立初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已造成數以十萬計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其經濟政策雖避免了像中國「大躍進」般的世紀大饑荒,卻仍久久沒能走上真正的現代化,人民生活水平也未見大幅度的改善。印度曾經建立一套穩健的憲政民主,卻未能扭轉政治社會風氣,令普世價值扎根;近年該國更走向專制主義,打壓言論自由。

對外,尼赫魯的世界藍圖也彷彿成為空中樓閣。他天真地以為中國會恪守兩國在 1954 年頒佈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結果卻在 1962 年的中印戰爭遭到解放軍突襲並慘敗。而令他更心寒的是,無論聯合國抑或美國蘇聯,均沒有介入其中。最終,印度還是走向軍事擴張的道路。至今,印度擁有全球第二大的軍隊,僅次於中國,同時亦是核武大國;印度與美國也建立了鞏固的軍事同盟。今年印度迎來獨立 70 多年,而昔日尼赫魯的印度夢,或者與現實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