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摘】跟哲學教授上一課老年與死亡哲學 —— 專訪張燦輝

A+A-
張教授在旅遊時的留影。
文:Apricot

得到生命便是死亡的開始,這是死亡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張燦輝教授對死亡的最基本定義。張燦輝專研死亡哲學多年,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及大學通識教育主任,主要研究課題包括現象學、西方哲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死亡是必然,但年老不是一定,許多哲學家可能都沒有經歷過年老,在很年青的時候死去了。」這是張教授經常提在口邊的一句話,亦因為自己踏入了年老的階段,這兩個課題對他言就更為立體 —— 尤其是老年哲學。

作為存在問題的老年和死亡

「依家嘅一代人同之前嘅唔同,死唔去、唔使死,係整個人類社會前所未有嘅問題。你睇吓我,71 歲都死唔去,我爸爸 54 歲就死咗,依家我嘅壽命已經超越咗我爸爸好多年。唔只我,我啲中學、大學同學仍然健康而且精神奕奕嘅大有人在。」年老與死亡問題有別於其他問題,它們是存在的問題,存在問題可以置之不理,但它們不會因而不再存在。我們的社會中,年老問題的討論多集中在醫學和經濟問題,少有討論哲學問題,而且處理年老問題的人多數都在「年老」的景況以外,身在其中的人有積極地應對的可能嗎?

張教授的攝影作品。

對老年人來說,死亡真的就在前面。年青的人,有無限的未來,短暫的歷史,但老年人,就只有極為有限的未來,和無限的過去。當生命只剩下可見的時間,就應該改變對時間的理解,知道自己的處境。

張教授 2012 年退休,至今已經差不多 10 年,人也來到 71 歲,當一個哲學的教授用了大半生時間研究年老和死亡,現在要步入自己的課題時,這個命題便更具張力。知道自己的處境是死亡哲學的起點,死亡哲學令我們知道生命的有限性。餘下的日子要活得更精彩,並非必然,特殊或出色的人或有機會,但普通人該如何面對?

人生的 4 個階段

  • 第一階段:出生、成長
    依靠他人的階段,可長可短,有人可能讀書到 30 歲,亦有人會在 15、6 歲便工作。
  • 第二階段:有獨立能力
    有事業、家庭、有孩子,能獨當一面。有些人這階段可能永遠不會完,一輩子也不會退休。
  • 第三階段:退休
    退休是西方近 1、200 年興起的概念,因為工作要讓人接班,所以需要有人退休讓出位置,這階段要與過去的生活態度斷離。
  • 第四階段:突然衰退
    由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可能非常突然,例如突然患上腦退化或身體機能退化,也可能十分漫長。一旦到達這階段便再不能夠過回以前的生活,直到死亡為止。

以上 4 個階段是理解老年哲學的起點,怎樣處理這些階段則是老年哲學的核心命題。在此我們必須記認一個事實:死亡終究是人不能逃避的。現代社會不再相信有死後世界,只有此生,對死亡的想法和以前很不相同。現代社會以青春作為指標,許多人用盡不同的方法保持青春,例如整容、美容,或從疾病中保持身體原有的機能,但無論付出多少心血,老去仍是會隨著時間降臨,即使外表能保鮮,身體正步向死亡卻是不爭的事實。視死亡如忌諱是大家的約定俗成,張教授亦深有體會:「我每日食的藥,都是令我『不用死』的東西,『不用死』已經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但(暫時)不用死的同時,我的生存意義是甚麼呢?」在第三階段仍行有餘力時,應該做些甚麼?純粹吃喝玩樂,抑或重新計劃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張教授攝影作品。

「很多香港人可能在第二階段很成功,但卻大半生都沒時間思考生而為人的問題。」哲學不會告訴人做甚麼才是正確的,最重要是問自己一生裡為自己做過甚麼。很多人終其一生經歷過很多場他人賦予的考試,並因此而獲得成功感,但到了人生第三階段,當考試從生命退場時,要處理接下來的生命、把握做自己的最後機會,才是真正的考驗:「對我們這類人來說,最淒涼的景況可能是在臨死前,發現一生人中沒有為自己做過任何事,從頭到尾只是為了生存、賺錢養活他人,或者順應他人的命令而活,沒有參與過偉大和美的事情,又對自然、文化、自由、民主沒有興趣…… 咁嘅話做人嚟做咩?」

在老年哲學裡,如何重新認識自己不是空話,而是要實踐的課題。「重新理解人文課題如藝術、音樂、文化等,能夠認識人類偉大的地方,同時亦可以試試參與其中。身處香港,到目前為止,我們暫時仍有旅遊的自由、有資源去認識不同文化的美好,或看到歷史的醜惡。這樣,我們就能理解過去、將來、人的所作所為,從而知道自己所站的位置、存在的意義。」根據張教授的說法,關乎人文的,甚麼事都可以做,也可以參與藝術,例如學音樂,甚至參禪。「我未必如藝術家做得出色,但我能夠參與其中。」在人類偉大的成就上自己能參與,這是哲學家所認為的,為自己而活的重要意義。

母親的啟發

「我生自嬰兒潮一代,與我同代的人都已經踏入第三階段的人生。與上一代人相比,部分我輩的人晚年都不貧困,部分甚至是專業人士:是律師、工程師、教授等。我們在第三階段的人生,但我們需要的並不是老人中心,而香港政府並沒有為我們這群『主要納稅人』設想,度身訂做福利,讓我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第二人生。」

年老問題並不是政府政策的考量,就算有,極其量只著眼在貧窮的老年人身上,隨便資助少量院舍,一群未需煩惱退休生活金的老年人,並不代表不需要支援,他們仍有不短的人生要過。以新加坡為例,該國早就推動長者再就業,扭轉「退休」後不應工作,健康而仍有能力的長者只好無所事事的近代習慣。張教授續道:「現時年老問題對我輩而言已是極為切身的問題,怎樣面對才好?以我的朋友為例,他們較多會是以去旅行、尋找美食來打發時間,但我認為,主動創造意義才是最為重要的。」

談到創造意義的例子,張教授會經常想到自己的母親。張母是一個連小學也未能讀畢的舊社會女性,畢生勞碌,卻在生命將到尾聲的階段,在老人中心興趣班學懂了唱粵曲,子喉唱得很不錯,後來更能在一個大型音樂會中演出。這個經驗雖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張教授而言卻意義重大:「我原本並不知道母親懂得的東西,」因為成功創造意義,母親的人生變得比想像中豐富,「在老年時她找到了方式,得到幸福和驕傲。」當生命的意義不再由他人賦予,而是自己創造,就會感受到做人的價值。

自己的退休生活

張教授的篆刻作品,左起:「悠然見南山」、「不知老之將至」、「作客他鄉」。

當年剛退休時接受訪問的張教授,似乎相當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不用再早起、不用回辦公室,也不用開會和與不喜歡的人吃飯。現在退休將近十年了,除了享受這些自由以外,這段日子又如何過得有意義?「首先要靠的是本身的『內功』。」因為張教授的興趣涉獵範圍很廣泛,在這些年間,他已出版了 11 本書,有談哲學的,也有相集;亦辦過攝影展,閒時亦有練習篆刻。「重要嘅係將啲嘢做出嚟,根據自己嘅能力去創造,好多嘢都可以做。可能性係自己創造嘅,所以我好唔鍾意啲人話要將時間用嚟消遣。」

雜誌推介

疫情望不到盡頭、社會動蕩不安,種種生活壓力下,香港人在狹縫中營營役役地活著。但無論世事變改,只要看到家中寵物可愛逗趣的模樣,再差再壞的日子好像還是能捱過。壓迫的小島、憂愁的人們,需要一班「主子」治癒。香港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有些人甚至以養寵物代替生兒育女,一些衍生行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本期專訪「Senior CID 寵物保姆」,除了帶大家了解更多這個特別的行業,還透過寵物保姆 Kitty 看到寵物如何為她帶來豐盛的退休生活。

生老病死,雖然每分每秒都在發生,但總有一刻讓你真實、具體地體會到它的存在。比起避而不談,不如主動出擊,了解如何優雅地老去。本期亦請來哲學教授張燦輝暢談他的老年與死亡哲學,到底何謂不枉此生?

「香港文摘」第六期
  • 出版:CUP 出版
  • 售價:40 港元
  • ISSN:2523-1049
  • 銷售點:香港誠品書店、香港城邦書店、序言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