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氣候變化大會 全世界也知道中國的低調

A+A-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國際級會議往往提及不少宏觀政策,但微觀分析也能讓人大開眼界,近日親赴蘇格蘭格拉斯哥參與「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更深刻體會到國際政治舞台如何左右環保議題。今年會議講到生死存亡,矛頭自然是指向一些碳排放問題嚴重的國家,當中碳排第一大國中國,似乎就作出一系列巧妙的安排,避重就輕。

首先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沒有親身出席,也沒有以視像或錄像方式參與,僅以書面聲明呼籲富國助窮國,做法卻甚具爭議,最終被其他國家口誅筆伐,美國總統拜登更加直斥中國犯下大錯,在這個巨大的人類議題避席。

有趣的是,美國一手硬一手軟,找來同樣來自民主黨的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為中國發聲,他在 10 月初預告中國會於 COP26 為全世界帶來驚喜,然後於 10 月底成立一隻全新的氣候基金,聲稱受高盛、微軟及哈佛所支持。至於有沒有中國資金在背後?經過我親自追問,戈爾完全沒有回應,一騎絕塵。

不過他的行為卻甚可疑,不但親身出席中國以「中國企業」名義舉辦的展區致辭,會後也接受中國官媒訪問,大力為中國護航:「我希望中國和美國能夠合作,即使在其他議題上有異議,但氣候是個讓兩國通力合作的機會。」

第二是中國罕有地沒有使用「國家」身份去舉辦展覽,反而以「中國企業」名義去進行,而且展區採用封閉式設計,有意隔絕參與 COP26 人士與所謂的「中國企業」交流。

一些多次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觀察員描述,中國一向喜歡大力宣佈自己國家在氣候議題的付出和決心,今年卻一反常態,耐人尋味,似乎有意想避開西方列強的圍堵政策。

事實上,中國的做法並非原創,根據一些多次參與 COP 的「低碳想創坊」成員跟我分享,中國今年的做法與幾年前的杜林普有點相似。當時美國要退出「巴黎協定」,也沒有以「國家」身份去參與,反而是透過「美國商會」去做展區和游說工作,相信與中國今年的「中國企業」有異曲同工之效。

說穿了,綠色政治也只是一個將目標放在生態及環境上的政治思想,未來國家之間只會透過不同的方式去「扮工」和「逼宮」,從而達到政治目的,卻讓參與會議人士見盡人生百態,一晚長大。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