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形象低落,如何改變英美警匪片製作?

A+A-
警匪電視劇「罪逆判官」(Justified)劇照。

特立獨行的警察為追求正義,不惜無視法規、承受上司責難,最後因成功破案而受肯定。這種警匪片經典又老土的情節,總是描繪警察正面形象,但影評人 Luke Buckmaster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美國去年爆發反警暴示威後,英美警匪片製作正受前所未有的挑戰。究竟警察形象衰落如何改變影視製作?

警匪片是既古老又主流的電視劇類型,佔美國電視劇題材 5 分 1。從 2019 年美國民調所見,警隊當時仍然是最值得信賴的公共機關,但美國黑人 George Floyd 死亡案與「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興起,卻使得警察形象一落千丈。警暴問題觸發全國示威浪潮,也意外波及電視劇及電影創作。

在 Floyd 死後數星期,長壽警察真人節目 Cops 被迫停播,另一輯同類節目 Live PD 亦宣告腰斬。「華盛頓郵報」去年甚至刊登專欄文章,題目為:「停播所有警察電影與電視劇。立刻。」(Shut down all police movies and TV shows. Now.

雖然示威高峰期過後,不少警察題材創作已經恢復,但仍難免要考慮今後市場對警隊的觀感。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媒體研究高級講師 Mareike Jenner 便有份呼籲,警匪片創作要與時並進,不但要改變鏡頭下的警察形象,更重要是背後的意識形態。

結合西部牛仔形象的警察

警察題材處境喜劇「荒唐分局」(Brooklyn Nine-Nine)第 8 季便因此重製,演員 Terry Crews 受訪時憶述,編劇原先已經寫好 4 集劇本,但製作團隊決定要推倒重來。劇本重寫後的首集引子,有多處呼應 Floyd 死亡案和警暴問題,主線劇情涉及一名黑人婦女報案,指控警員有不當行為,但隨身錄影鏡頭卻「離奇地壞掉」。第 8 季成功播出同時,製作團隊卻宣告停拍劇集,從此與觀眾告別。

改寫劇本回應時弊、加入抗議警暴的情節,是近年部分警匪片的緩衝之計。「重返犯罪現場:新奧爾良」(NCIS: New Orleans)亦有類似改寫,第 7 季加入「黑人的命也是命」社運角色。從長遠而言,部分警匪片經典要素亦可能受挑戰,特別是結合西部牛仔形象的「牛仔警察」(Cowboy Cop)。

1971 年電影「辣手神探奪命槍」(Dirty Harry)是「牛仔警察」經典,主角是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飾演的重案組督察 Harry Callahan,為追求自身相信的正義,不受職業道德束縛,行事凌駕法律,甚至不惜法外殺人,活像現代版的西部牛仔。如此警察形象至今還歷久不衰,2010 至 15 年播放的「罪逆判官」(Justified)便是一例,Timothy Olyphant 飾演的主角不但沿襲「牛仔警察」設定,造型設計更配有牛仔帽。

經過反警暴示威,我們很難想像觀眾會一如既往,接受凌駕法律的警察形象。研究警匪片的英國學者 Ben Lamb 卻相信,類似的警察形象不會就此消失,始終會是警匪片的不朽印記 —— 打破常規、鄙視官僚的角色,本身很容易引起觀眾共鳴,以宣洩現實生活的苦悶。其實只要故事從主角視點出發、表現出內心正直,觀眾便很容易投入,有時主角貫徹道義而無視法紀,反倒更博得觀眾同情。

當然警匪片不可能一成不變,但反警暴浪潮帶來的變化,可能較想像中細微。今年首播的「東城夢魘」(Mare of Easttown)或是啟示,相比起被描繪成正義化身的「牛仔警察」經典,故事不再引導觀眾相信違規合理,黑白有時變得更模糊。有部分作品則不諱言,探討警察貪污和瀆職罪行,無可避免令觀眾對警察留下不良印象。

荷里活製作默片的 1910 年代,一度流行把警察描繪成滑稽的小丑,俗稱為 Keystone Cops。國際警察局長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efs of Police)在 1913 年通過決議,反對這種負面描寫,間接推動較正面的警察形象,證明警匪片傳統絕非一成不變,但如果潮流真的要改變,相信其變化將不會是警方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