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ESG 世界亦如是。ESG 投資尚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機構投資者還在針對骯髒資產「撤資」議題上進退失據,但對於所帶來的「後遺症」似乎仍未有方法應對。
要解決問題,先要明白背後邏輯。一直以來,ESG 基金通常只是從其投資組合中剔除污染行業公司的股票,來「實現」碳中和目標,但值得令人反思的是,出售污染資產本身並不會減少地球排放,只是把問題交到另一個人手中。
但過去幾年,全球也在「運動式減碳」,在投資者、激進主義者和政府的壓力下,根據「經濟學人」的統計,自 2018 年初以來,西方六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已經剝離了 440 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大部分是化石燃料資產,看似是浩浩蕩蕩締造「更潔淨的世界」,但真相總是殘酷,油井和煤礦並沒有被關閉,接手資產的往往卻是透明度更低的私募基金,只是讓污染躲在更陰暗的角落,避開公眾的持續關注。
僅在過去兩年中,私募基金就通過 500 宗交易購買總值 600 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產,規模較同期的可再生能源投資總額多出 3 分之 1。而雖然可再生能源相關的份額也正在增加,但在通脹及能源價格飆升的後疫情年代,似乎潔淨能源的未來仍充滿挑戰。
舉個例說,大宗商品價格大爆發,過去一年多已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相關股份,兩位印度富豪 Mukesh Ambani 及 Gautam Adani 也因而受惠,旗下在印度上市的能源企業和綜合集團股價水漲船高,也帶挈兩人帳面身家暴漲,甚至超越 Facebook 創辦人朱克伯格,絕對是 ESG 年代的一個諷刺。
而真正的解決方法,大概只能透過監管機構出手,才能夠收拾局面。首先,徵收更多的碳稅或訂立碳價格,才能有效管得住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人性,從而釋放市場的力量,以快速有效地重新分配資本,迫使持有骯髒資產的私募基金,也需要為污染世界而付出成本。
現時,G20 經濟體中逾半的能源相關碳排放,已由碳價格所覆蓋。雖然有關比例在過去三年多升約 37%,但要遏制碳排放失控地上升,覆蓋面仍需進一步擴大;至於歐盟所訂立的碳關稅(CBAM)會否普及至其他國家地區,減少製造業逃碳稅,也值得各國去思考。
第二個值得考慮的方法,是審視機構投資者的碳足跡,以免這班「聰明」的資本家左手購買或推出 ESG 產品,右手則擁抱持有污染環境資產的私募基金。
ESG 起步了好幾年,是時候認清一些事實,不要自欺欺人,既要明白拋售污染資產能提高污染者的資金成本,以阻礙這班人進行更多的投資,也要明白世上確實存在大量的私人資金,願意購買這些你以為骯髒得無人敢碰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