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是許多國家和城市正面對的問題,香港也不例外。看到最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對長者造成的影響,就教人心酸不已。防患未然雖是老生常談,要執行時卻需要無比的遠見和毅力。
全球 73% 的失明和視障人士同為 50 歲或以上,大部分住在中低收入國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 2021 年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報告,50 至 59 歲群組有視覺困難的人士最多,佔 41.5%。
失明和視障只是長者會面對的其中一些健康問題,隨年齡增長,身體會同時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眼疾卻往往受到忽視,因為看不清不會直接帶來生命危險,其他疾病又會妨礙長者就眼疾求醫。當年紀漸長,長者亦會覺得看不見是正常的,沒有甚麼大不了。
看不清通常會對老年人造成一連串的嚴重影響,有照顧長者經驗的人都知道,萬一長者跌倒便牽連甚廣,隨時致命。醫學期刊「刺針」的全球健康委員會研究便顯示,跌倒是全球 70 歲或以上長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每年有三分之一 65 歲或以上的人跌倒,視力障礙是長者跌倒的主要因素,不容照顧者忽視。視障亦會令人出現情緒困擾,減低與外界接觸和接收資訊的機會,患者也難以獨立生活,改變長者以至家人的生活,增加社區和國家公共政策層面的成本。
到 2050 年,全球 22% 的人口將達 60 歲或以上,預計超過 7 億人患失明,或中度至重度的視力障礙。白內障、老花、老年黃斑病變和青光眼等與年齡相關的眼疾在長者中十分普遍,幸運的是大部分的老年失明或視力障礙都可以避免。若社會不及早制訂包括眼健康在內的銀齡健康政策,照顧日益老化的人口,長者一旦缺乏健康視力 —— 特別是獨居長者,要自我照顧便變得吃力,面對生活中的突發事情也就更難應對。
衛生部門可以在公共醫療中引入眼健康評估,提供津貼以減少長者治理白內障和老年黃斑病變的費用,針對經濟水平較差和教育水平不高的群體提供眼健康教育等。在中低收入國家,人口老化會給醫療系統帶來額外負擔,為長者提供眼健康在內的良好醫療服務,有助長者獨立生活,減輕具經濟力的年輕人的壓力。
同時我們亦應該改變社會對老年的想像。老也可以活得優雅和有尊嚴。聯合國把 2021 至 2030 的十年定為「健康老齡化行動 10 年」,建立框架和推動全球行動,呼籲實現健康的高齡社會為目標,建立關愛長者的環境、打擊年齡歧視、推動綜合護理和長期護理,眼健康當然也是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