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散至上:日本人的生活解放

A+A-

前些年在日本,尚在議論主婦在超市買熟食當晚飯是否偷懶。但經歷數波疫情、久居在家、減少應酬等日常劇變, 愈來愈多人尋求更放鬆自在的生活態度,甚至把「懶散」(ズボラ)奉為最高原則。從煮食到打掃,都有不少網民分享省時慳力的心得。這股懶活之風興起,如何把人從高壓社會中解放?

去年 5 月起於網上活動的「全日本懶散主婦聯盟」,至今已有 3,000 名會員。組織傳播懶活思想和實踐方法,譬如「別說『對不起買了熟食』,試著說『看來挺美味所以買回來』」,或為免每天要想煮些甚麼,建議一週都有固定菜式,週一是炸物、週二是火鍋之類。代表淺倉由紀(浅倉ユキ,音譯)表示:

我們希望,透過呼籲「若要苦著臉做飯、做家務,不做就好了吧。懶散也可以啊」,讓人不用勉強、笑著過活。

淺倉憶述,她作為料理研究家到處演講之際,現場總有「獨力兼顧家務和育兒很吃力」、「每天下廚很累人」等苦水。「社會仍傾向把家務、育兒,看成較出外工作輕鬆,但其實很多人感到吃力、身心超荷。」她相信:「把擅長、喜歡的家務仔細做好,難搞、麻煩的部分就無謂執著、放棄盡善盡美便行。」

懶活影片亦在 YouTube 大受歡迎,頻道之一「不優雅生活」從由去年 10 月開始,發佈一對年輕夫妻 30 多段「懶散日常片」,部分錄得逾百萬收看次數。名為「客人上門 ● 小時前慌忙收拾」的影片,拍攝二人把東西丟到暗角、不情不願洗空瓶、最後沒有失禮卻仍嫌麻煩的模樣,亦有不少留言表示深有同感。

20 多歲的看護もも子開設 YouTube 頻道,發佈她與丈夫的「懶活」日常,包括省時省力的煮食過程。 圖片來源:丁寧じゃない暮らし。

發佈短片、網名もも子的年青看護坦言,最初憧憬「優雅生活」,實行時卻感壓力。「那時我想,若能懶散而快樂地過也不錯。」另一段拍她深夜煮拉麵、用腳關雪櫃的影片,留言區亦不乏認同和讚賞。「雖曾想過發佈懶散片或會受到批評,但得到各方共鳴、明白不只自己對完美生活感到窒息,令我高興又安心。」

網名 Tomy 的精神科醫生在 Twitter 擁有逾 20 萬追隨者,他認為人們在疫下關係疏離、身心疲憊,便想在家也有「大家都不是那麼光鮮呢」、「我很明白」等共鳴。Tomy 還指,「懶散是種不費氣力就辦好事的高超智慧」,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很重要。即使想要追隨懶活,也毋須急於一步登天,逐少改變就好,譬如從每餐弄 4 道菜減至 3 道、每週一次離開廚房外出用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