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必修課:員工的命也是命

A+A-
圖片來源:Nigel J. Harris/Shutterstock
文:貝立棠
旅居倫敦的博士生

來到英國短短 10 個月,我經歷了多場罷工。今個學年,大學教職員工會的罷工,令我損失大約 3 個星期的課堂;英國的鐵路罷工更加是司空見慣了。在 6 月,英國鐵路工會就發動了 33 年以來,最大型的罷工行動,導致英國至少一半列車停運 3 天。此外,教師律師醫護人員,也很可能加入工潮。

連串的罷工運動,確實為生活帶來重大不便。6 月 21 日,我到倫敦市中心與友人共膳,等車時,望著一架又一架擠滿人的巴士駛走,等到不耐煩了,最終還是走路過去,整整花了近 1 小時。有些罷工行動更加直接損害我的自身利益,教職員罷工是不會補課,而學校亦不會退款的。

可是,在將近 1 年的英國生活,我真的體會到這裡的打工仔女是活得有尊嚴。

英國的工作節奏真的比香港慢得多。一通銀行電話,至少要聽半個小時洗腦鈴聲。過了星期四,校內很多教職員都不會回覆電郵,來一個實際的 4 天工作制。員工有超過 30 日年假並不稀奇古怪,彈性在家工作也是平凡事情,而且更可以要求公司提供部分設備,例如電腦椅。

作為一名顧客、一名學生,在學校、餐廳、時裝店、理髮店,我都感受到一個「慢」字,但社會依然可以有效地運作,鬥快其實並不是唯一的社會法則。我也慢慢適應倫敦的節奏,作為一個未來員工,我感受到一份安全感,知道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我可以發聲,了解自己的尊嚴能受到重視。

在香港,我全職工作了 8 年,若計算學生時代的藍領兼職,更加是十多年了。過去遇到的僱主大部分都很善良,即使離職仍然會保持聯絡,有時候更像是朋友。只不過,香港大環境真的令人很疲憊。當大家都被灌輸「顧客永遠是對的」,被植入「效率至上」的工作倫理,手腳就沒有停下來的空間,而大家也習以為常。

在香港,大家都好像掉進一個做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循環。有些中產家庭,在日間工作十數小時,回到家裡也可以使喚工人姐姐。有來到英國的朋友,當家中不再有工人姐姐,不能享受 24 小時的全天候服務很不習慣。外國的朋友知道香港有家傭制度,覺得非常震驚,認為是非人道的現代奴隸制。

在英國,我學到重要的一課,就是工人的命也是命,關切彼此的尊嚴,社會就更海闊天空。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