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獅子丸:人工智能的戒定慧

A+A-
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無人駕駛穿梭巴士用於園内服務遊客。 圖片來源:melissamn/Shutterstock

先不要想太遠,其實每一件人造之物,本身就一定涉及道德問題。簡單如一個飯盒,是否合乎食用安全標準,以至外觀,是否關顧在特殊情況被迫受困的心理需要,也實屬道德問題。故對人工智能的道德思考,是新物事刺激我們審視舊議題。細思之中,發現佛教早有對此的探索進路。

如何才算是一輛「好」車?

在人類開發各種新產品時,其實也一直在處理各種道德問題。以汽車為例,就算並非是自駕汽車,也一樣有道德考慮。何謂一輛「好」的汽車?省油、跑得快、維修容易及安全,這應該是大家的共識吧?這些要求可大致分為 2 個層面:技術卓越(Technical Excellences)與道德完整(Ethical Excellences)。汽車設計斷不會因成本及功能,而抽掉安全帶、氣袋、剎車等設備,漠視駕駛者的安全。所以,即使在設計一般汽車,也早有道德規範,並體現於行業標準、政府法規、企業承諾等。這方面的道德要求,也隨著對各種問題的認知而更新,例如碳排放問題,現已成為製車業的新道德要求,故設計及製造的道德議題,其實並非甚麼新鮮事。

當然自駕汽車屬新科技,這與汽車內部系統的電腦化不同,而是要面對現實世界的複雜人工智能。新科技引起新的道德考量,人類也不是第一次面對,由整容至製造業工業化,莫不曾衝擊人類社會。故宏觀而言,對於新科技的討論重點,其實仍然圍繞在技術及道德這兩點。自駕汽車必需同時符合以上 2 個條件,才能算「好」。

自我修行以離苦得樂

佛教提出普世認同的目標:離苦得樂。雖然每個個體對「幸福」的定義不同,但皆渴望「幸福」,得不到便會痛苦。然而,佛教告訴我們追求物質或單靠思考,並不能達到幸福。要達到幸福,唯靠精進修行,從「戒」中開始磨練,在「離苦得樂」的道路上堅持。建基於此,佛家就著人工智能(其實是任何商品開發及設計),都有著非常獨到的看法,突破此固有的二分法。

如換成產品製造的語言,修行戒律可說是技術方向(Technical matter),由此可說,佛教是用「技術卓越」精進修行,達致「道德完善」,離苦得樂。兩者不能缺其一,也創新地統合了固有的二元思考。以傳統石油氣汽車為例,以往高性能的汽車一般耗油量也會較高,再追求技術上的突破時,卻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其時在業界往往視之為必然的取捨。於佛家而言,其思路卻有不同:佛家著重眾生的福祉,斷不會以損害有情眾生為科技進步的代價,若當年的汽車業界,在設計過程中奉佛學為業界標準,在創新的過程中,可能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走向,或者更早刺激以創造出環保節能的運輸工具。

於自駕汽車一樣,在設計及製造過程如果皆以持戒心,融會佛學於創造,其背後意義在於致力減輕痛苦。例如人工智能的人臉辨識技術,其用途皆應旨在減輕用家的痛苦,目標並不限於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而是以整體有情眾生為目標。至於這種以修行戒律,達致離苦得樂,弱人工智能及強人工智能,在進路上則各有不同。下文將再作解說。

新書推介

「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歷史的靈光一閃
如何迸發香港複雜而多重的可能性?

2020 年 CUP 出版首度在香港出版的繪本畫作「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重現 1960 年代初捷克旅行畫家 Miroslav Šašek 眼中 100% 的絢爛香港。所謂的 100% 不是一個圓滿的盡頭,中間可能藏著各取所需、各執一詞的 100%,香港亦是這樣碰撞而生的。這書想捕捉的,就是歷史靈光一閃碰撞的瞬間,並把各人眼中的 100% 展開:

九龍市區的發展和規劃,原來受惠於葡萄牙人?
在越南史家眼中,香港曾經是越南趙朝一部分?
香港接受過美國經濟援助興建村落?

最後,香港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怎樣的足印?我們眼中的香港是不是 100% 的香港?就讓這本書補上我們沒有遇上的香港。

編著:CUP 媒體
書名: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插畫:麥東記
售價:港幣 148 元
ISBN:978-988-79700-6-4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