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ainerHK:金管局的 MS Office 錯誤示範

A+A-
圖片來源:Wachiwit/Shutterstock

香港的公營或官方機構在傳達訊息時,一向較著重行文用語,追求用字準確,文案設計和圖像運用往往不是他們的強項。儘管近年一些大型項目的文案設計開始與私人大企業的水平看齊,例如「北部都會區報告」不再使用漸變淡色背景,但設計粗疏的官方簡報和數據展示依然常見。

金管局在今年 5 月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簡報,共有 37 頁,當中可以挑剔的地方有很多。我們就姑且只抽取簡報中一張圖表,看看問題在哪裡,以及怎樣可以改得更好。

金管局這幅圖有甚麼錯?

圖片來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先不論內容,這幅圖表連同整份報告,都是白底黑字及新細明體。圖表當中的藍色和橙色,顏色代碼分別是 #ED7D31 和 #4472C4,幾乎肯定是直接使用 Microsoft Office 的預設格式。顏色和字體這些表面的東西,要改很容易,還是讓先看看內容及表達方式,怎樣可以令這幅圖傳達訊息時更有效。

這裡最重要的訊息就是,各類商品在烏克蘭局勢升級前已經升得厲害,局勢升級後價格更是大幅上漲。金管局選擇了用顏色表達不同的時段,將 2 段時間的升幅獨立分開。問題是,假設煤在局勢升級前已經升了 100%,在局勢升級後又升了 100%,那麼價格其實是以前的 4 倍,上升了 300%,不是 100% 加 100%。所以如果用 Bar Chart 將 2 個數疊上,總數其實沒有意義,只會令人誤解。

或者,金管局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藍色加橙色,就是上年底到現在的升幅。那麼,Legend 的「自烏克蘭局勢升級(%)」便寫錯了,因為這樣的寫法是以烏克蘭局勢升級的時間點為基數。而要改好 Legend,解釋清楚其實也不容易。如果 Legend 要寫這麼多字的話,這往往代表一定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價格升跌應該怎樣表達?

其實考慮甚麼基數或百分比這麼多問題,財經界對於表達價格升跌,差不多已經有標準:就是我們在報紙或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價格折線圖,縱軸(y-axis)為價格,橫軸(x-axis)為時間,以折線表達價格上跌。

當然,金管局簡報利用了縱軸表達商品分類,橫軸作價格升幅,本身並沒有錯誤。類似的安排亦見於 CNBC 網頁上 Market Movers 一欄。但這做法通常是側重比較各項變動幅度,例如恒生指數成份股,哪隻升幅最高,哪隻最低?順序列出。然而,金管局的簡報主題是表達所有商品持續的升幅,並不是計較哪個商品的升幅較強勁。

而價格折線圖的好處,就是顯示時間的影響。究竟上年底至烏克蘭局勢升級,這是多長的時間?烏克蘭局勢升級至今又是多久?金管局這幅圖表並沒有說到,讀者也無法知道哪段時間的升幅是較厲害,要比較一段時間的價格升跌速度,金管局選擇的堆疊長條圖(Stacked bar chart)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怎樣可以改好這幅圖?

製作任何數據圖像時,首先要理順需表達的元素。這個數據故事中就有 3 個元素,分別是:

  1. 商品種類,如煤、天然氣、小麥、鎳和原油
  2. 時間,如上年底至烏克蘭戰爭、烏克蘭戰爭至現在
  3. 價格升幅

根據這 3 個元素,我們使用了折線圖,將所有數字用同一基數,就是將上年底作開始。視覺上,讀者會很清楚 5 類商品都是同一起步點,不用額外文字說明,沒有了 Legend 的必要。各種商品以不同顏色線條表達,線條的斜度可表達價格變動的速度,一目了然。

我們雖然重新設計了數據的表達方法,但如果可以表明實際的日期就更清楚了,可惜金管局的圖表沒有相關資料。另外,如果要令圖表更美觀,也很容易為每種商品配上 icon,放在商品名稱的左面。

避免被 MS Office 的推薦圖表支配

如果我要猜金管局這幅圖是怎樣製造出來的,純粹猜想,很可能是工作人員將數據下載在 Excel 的一個表格,列出 5 類商品在 2 段時間的升幅,然後點擊 Excel 目錄的推薦圖表(Recommended Charts),便完成了。其實我們也很喜歡 Microsoft Office,功能強大,製造圖表也很方便。但正正因為這種方便,製造一張圖表所花時間甚少,便會經常見到有人會將一些本是屬於表格(Table)的數據切換成圖表(Chart)。

用表格或圖表都是說數據故事的方法,但兩者不同。譬如說,要製作上面的折線圖,我們便要在表格上加入新的一列,將 2 個時段變成 3 個時間點,補回上年底時 5 種商品升幅都是零。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與很多從事設計的朋友不同,ExplainerHK 的團隊成員大多都是來自科學,工程和金融背景。著重邏輯的訓練讓我們對數字更敏感,對設計原理更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