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浩基:「地球不死人」—— 科幻一定要擲幾億去做 CG?

A+A-
電影「地球不死人」劇照。

近日網上圍繞著應否支持合拍港產片的爭議聲不斷,筆者個人認為這些爭拗已經失焦,無意蹚這渾水,反而想聚焦在一個問題上,就是許多人或許忘記了的一個重點,作為一部科幻片,是否必須花上數以千萬或億萬來做大量 CG 特效,才能配得上科幻片之名?

這個看似是事實,卻並非事實之全部。筆者想推介 2007 年的一部小本科幻奇片「地球不死人」(The Man from Earth)。相信 9 成半香港觀眾都沒看過,即使是科幻迷,相信也有 7 成沒聽過。此片確實小,但其編劇卻來頭不少,正是著名科幻小說家及編劇 Jerome Bixby 的最後遺作。

Jerome Bixby 由 60 年代開始就是「迷離境界」(The Twilight Zone)、「星空奇遇記」(Star Trek)的主要編劇。「地球不死人」主要構思始於 60 年代,他希望回到科幻片的原始初心,要是套用推理小說的說法,如果有本格推理的話,那其想法應是本格科幻,即是科幻源自一個意念,而非大量特效、大堆外星人、高科技、機甲人或太空船之類。

直到 1998 年 4 月,在即將離世前,Jerome Bixby 才真正下定決心把劇本完成,而在他去世後,作為製片人的 Jerome Bixby 兒子,與導演 Richard Schenkman 合作,以 20 萬美元的超低成本,約 10 個演員,就把整個故事拍成一部科幻電影,當中一個特效鏡頭也沒有。

故事講述在大學任職 10 年的歷史系教授約翰,突然辭去工作,並約了多名大學同學到家中道別,大家本以為只是一般的道別晚會,可是約翰卻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原來他並非一個 40、50 歲的大學教授,而是活了 1 萬 4 千多年的史前年代原始人。結果一個簡單聚會,就變成了對人類文明反思的辯論之夜。為免過分劇透,後面的突轉就此按下不表。

此片沒有任何炫耀科幻技術,只有對生命和宗教的反思。當然,它是偏離了所謂傳統的科幻特效片,而是更深層次的討論科幻原理,對一些觀眾來說,可能是對白太多,過於說教。但它無疑展示了只要有良好的劇本、擁有科幻片的世界觀、嚴謹的故事結構、精心雕琢打磨過的對白,即使沒錢,也能拍出一部精彩科幻片。

好電影從來不是以金錢來堆砌,像「洛奇」(Rocky)、「寶貝智多星」(Home Alone)等讓人回味、大呼過癮和振奮人心的電影不少,它們都是極低成本的製作。

筆者無意貶低成本在電影製作中的重要性,畢竟鏡頭前見到的東西都得花錢,但最實在的還是要不忘初心,回到人物關係上的衝突和良好的故事。觀眾買票進來,從來就是為了聽故事,這是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給我故事,其他免談。只要故事好,其他都可原諒;但故事不好,即使再多花招,也無補於事。

香港人一向以醒目仔、走精面、靈活見稱,但又有幾多人會回歸初心,為大家提供一個好故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亂世閉門讀禁書,看舊片。幸福感覺,來自吃喝與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