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二世國葬,如何有別於先王?

A+A-
西敏寺昨日為伊利沙伯二世舉行國葬,國王查理斯三世與王后緊隨扶靈隊之後。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昨日在西敏寺舉行國葬,多國元首出席,成為全球新聞焦點。杜咸大學現代英國史教授 Philip Williamson 通過歷史,講解莊嚴儀式如何加入新時代元素,同時恢復了一項長達兩個半世紀前的古老傳統。

該發表於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的文章指出,為了確保君主制與時並進,英國皇室儀式經常在傳統中糅合創新,伊利沙伯二世的喪葬安排便是一例。由 9 月 8 日駕崩消息傳出,直到 19 日正式下葬,哀悼活動都是舉國上下的大事,但原來英國君主的喪禮,不必然是盛大的公開活動。

自 18 世紀,所有英國君主都葬於溫莎堡,因此國葬都在溫莎堡內舉行,不對外開放。直至 1901 年維多利亞女皇駕崩,傳統開始改變,部分原因是 1887 及 1897 年盛大的金禧及鑽禧登基紀念,使得君主制開始面向公眾,皇室面對愈來愈大的民主壓力,亟待透過盛大儀式連繫公眾。

最終,維多利亞國葬當日列為全國哀悼日,全民休息一天。英國聖公會首次在所有禮拜場所舉行特別追悼儀式,大多數其他宗教領袖,同樣鼓勵各地機構舉行追悼會。維多利亞在懷特島(Isle of Wight)家中逝世,使得靈柩途經倫敦及多個社區,群眾夾道送別,靈柩巡遊亦成為後來葬禮不可或缺的一環。

1910 年愛德華七世靈柩在西敏寺供民眾瞻仰,為英國史上首例。 圖片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

維多利亞時代以後,公眾就有更多機會參與儀式。1910 年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駕崩後,其子佐治五世(George V)堅持要以「民主方式」舉行儀式,靈柩首次在西敏寺公開瞻仰,多達 30 萬民眾入場作最後致意;各地追悼會與溫莎堡儀式同時進行,創造出全國共時哀悼的大事。

1936 年佐治五世崩駕後,全國哀悼日改作全國哀悼 2 分鐘,以免百業蕭條的經濟再受重挫,超過 75 萬人參與瞻仰儀式,更首次有電台廣播。1952 年深入民心的戰時君主佐治六世(George VI)駕崩,其葬禮又再添兩項新元素 —— 在聖保羅座堂(St Paul’s Cathedral)舉行特別悼念崇拜,供官員、議員和其他國家領導出席;電視及電台首次轉播追悼會與葬禮。

回歸西敏寺的國葬儀式

事隔大半個世紀,伊利沙伯二世喪葬安排再次加入新元素,也恢復一項 262 年前的古老傳統 —— 重返倫敦西敏寺舉行國葬。上一位在西敏寺國葬的英國君主,已經要數 1760 年駕崩的佐治二世(George II),此後國葬都在溫莎堡聖佐治堂(St George’s Chapel)舉行。

回歸西敏寺,既是顧及聖佐治堂容納人數有限,不足以招待皇室成員及多國元首,同時是考慮到西敏寺位處倫敦核心,可容許更多民眾目送靈柩離開。1997 年王妃戴安娜(Princess Diana)葬禮,便是在西敏寺舉行,成為當年萬人空巷的大事,估計全球有 25 億人收看直播

民眾在西敏寺外夾道送別伊利沙伯二世靈柩。 圖片來源:路透社

西敏寺座堂主任牧師 David Hoyle 早前接受訪問則強調,西敏寺本身對女王意義深遠,是她舉行婚禮和加冕的地方。他亦相信西敏寺的位置,可讓國民向女王作最後致意,「不像溫莎堡較為私人性質,可讓我們更易參與其中」。

此外,英女王在 9 月 8 日辭世,聖保羅座堂亦打破先例,不在國葬後舉行悼念崇拜,反而在女王駕崩翌日舉行,為全國哀悼期揭開序幕。9 月 19 日國葬同日恢復全國哀悼日傳統,可讓民眾到場目送靈柩,或者在家中觀看電視直播,同樣是凝聚人心的方法。

伊利沙伯二世在蘇格蘭駕崩,亦意外為儀式增添新元素,愛丁堡聖吉爾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破天荒首先舉行瞻仰儀式,日期為 9 月 12 日下午 5 時 30 分至翌日下午 3 時;愛丁堡亦首次有靈柩巡遊,及後才移師西敏寺,在國葬前開放瞻仰。

瞻仰儀式在清晨 6 時 30 分正式結束。最後一位成功入場的公眾,為皇家空軍服役的白金漢郡居民 Chrissy Heerey,她昨日接受訪問稱,自己在凌晨 1 時 15 分入場瞻仰過一次,但想要再三致意,所以再次排隊。「我發誓效忠於她,能夠在空軍服役、成為她的臣民,使我無比自豪。她如此的了不起,將永遠無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