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永遠脫不下來的口罩

A+A-
在澀谷的街頭上,大部分本地市民都戴著口罩,有數名外國遊客則沒有戴口罩。 圖片來源:Ned Snowman/Shutterstock

除了部分堅持以清零為己任的地區,許多國家已經逐漸從疫情中恢復社會經濟運作。經歷 2 年多鎖國的日本,也終於在 10 月 11 日完全開關,街上隨即增加了許多外國面孔,出入聽到廣東話的頻率也上升了不少。於是問題來了,重遊日本,口罩還是不是應該戴上?

如果你趕時間,簡單直接的答案是:「戴」。然而準確答案是:「除了不會說話的情況,室內需要戴上,而戶外原則上不用戴」。政府一方面知道是時候進入後疫情,加上進入聖誕節的旅遊旺季,脫罩的外國旅客人數必定逐漸增加;但另一方面又怕一下子脫罩,確診人數會大幅反彈,影響本來就正在下跌的民望。於是面對記者的質詢,政府只能含糊地說正在檢討,脫不脫由大眾自己判斷

岸田首相雖然重申戶外不用戴口罩,自己也開始脫罩,但街上目測仍有 8 成人戴著。即使沒有完全戴上,但大部分人都掛著個口罩,即使只蓋著口部,甚至下巴。經過 2 年的疫情,加上防止花粉症以及化妝偷懶的作用,口罩本身在日本當代社會早就很常見,使得疫情後的「口罩依存症」更難根治。

有電視台記者在澀谷街訪,雖然眼見發現許多外國遊客已經脫罩,但部分還是穩穩戴著。有人表示不知道原來戶外可以脫罩,也有會「讀空氣」的外國人,說因為其他人都戴著,所以也不好意思脫下。當中也有人反問記者:你也不是正在戴著嗎?記者說因為澀谷人多擠迫所以才戴上,大家四目相投,露出隔著口罩也看得出的尷尬笑容。

回顧 100 年前肆虐的西班牙流感,當時的日本政府與今天差不多 —— 雖然沒有制訂明文法律去規定民眾戴口罩,但積極宣傳戴口罩的好處。當時的衛生宣傳海報,把不戴的人描寫成自私、不文明、不知死活的壞分子,以媒體壓力迫使群眾戴上口罩。

西班牙流感的流行時間大概在 1918 至 1920 年,留下了大量文字和圖像紀錄,告訴我們百年前的日本如何渡過疫情,民眾又如何被訓練成戴上口罩。然而,關於當時的日本人在甚麼時候才脫離口罩,則沒有明確記錄。

歷史學者磯田道史推測,當時的日本人應該如今天一樣,透過觀察其他社會成員的選擇,隨著大眾的流向,漸漸把口罩脫下來。沒有哪一個特定的時點,只有「讀空氣」的過程。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