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賞析魔幻兒歌「背古詩做核酸」

A+A-
圖片來源:canghai76/Shutterstock

中國江蘇某一地方官方機構宣傳清零政策,拍攝製作了一首兒歌「背古詩做核酸」,文字節錄如下:

「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和我做核酸

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和我做核酸

蔞蒿滿地蘆芽短,蘇軾和我做核酸……

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也做核酸

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也做核酸……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大家排好隊,一起做核酸……

夜半鐘聲到客船,做完核酸去坐船

輕舟已過萬重山,做完核酸去爬山

忙趁東風放紙鳶,做完核酸就去玩

萬里長征人未還,傳統文化代代傳……

背誦古詩,忙裡偷閒

穿越遠古,心態樂觀

配合政府,做好核酸……」

據說這首兒歌遭廣泛舉報,罪名是「高級黑」,又被批評為「魔怔」、「瘋狂」、「作踐古人」,目前已經在許多網站上遭到刪除。但觀察事情的角度,應該容得下多樣性,我認為這首兒歌,有如病人的血液樣本,作為當今時代的一個印記,用來分析社會文化,頗有價值。

譬如說,這首兒歌引用唐宋各大詩人的名字和名句,對於孩童而言,容易入腦和上口,符合中文教育注重背誦灌輸的傳統,與三字經、弟子規、蒙童須知,這類以韻文口訣式的作品,其實沒有兩樣。

而且有趣的地方是,這首兒歌的編寫,並非以「XX 和我做核酸」這種單一格式一唱到底,前後添加了一些變奏,譬如穿插五言詩,構成長短句的錯落;以及從詩句引申到坐船、旅行、放風箏、玩耍等各種活動,使做核酸徹底融入生活,與洗臉刷牙一樣成為習慣。

然而,這樣的狀態,確實是中國社會目前的現實,兒歌的內容毫無誇大,如果讀者從兒歌中讀出了「惡搞」的含義,惡搞的難道是兒歌作者嗎?相反,這首兒歌非常寫實,從文學角度來看,更可以說是一種批判現實主義。

唐宋各大詩人,甚麼李白、張繼、白居易、陸游、蘇東坡、王安石,無論才華如何馥麗比仙,如果活在今日的中國,有哪一個可以避免做核酸呢?唯一例外的有可能是王安石。今日中國並不缺乏李白、蘇軾之類的作家文人、專家教授、知識分子,無論他們是生活在上海、北京、廣州、重慶、西安、深圳,命運肯定都一樣,日常都要做核酸。有沒有人可以不被作踐,又哪裡輪得到他們作主?

這首兒歌的編撰,其實也費了一點用心,並非完全是濫竽填塞,最關鍵的一句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大家排好隊,一起做核酸」。

這是李白的樂府詩「古朗月行」,這一句描寫的是對月亮的想像,地球人仰望月亮初升,所見如仙人兩腳落地,然後再看到桂樹的團團陰影,但是兒歌作者的筆鋒一轉,即使月亮上的仙人,無論是嫦娥還是吳剛,他們也要排隊,一起做核酸,核酸檢測與抗疫政策,衝出地球,轄及月球,統領宇宙,這與甚麼千年大計或者統領宇宙之類的雄心,是完全吻合,一首兒歌能夠如此準確呼應大時代的精神,quite extraordinary。

不足的是,這首兒歌的結尾相當 cliché:「盼望疫情早結束,家家戶戶都平安,都平安」,收得平平無奇。雖然這是所有平常人的平常心,但是以文學創作的角度,不如以「萬里長征人未還,傳統文化代代傳,代代傳」為結,效果更為震撼。

「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悲慘,是中國專制王朝之下,民間生活永恆的主題之一,沒完沒了人為的悲慘與苦難,是真正的傳統文化,的確也做到了代代傳。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