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老鼠跟人一樣多,市長急徵「滅鼠沙皇」

A+A-
紐約街頭壁畫,疑似是 Banksy 作品。 圖片來源:路透社

紐約市市長 Eric Adams 今年元旦就任,截至上月已發佈 6 項與滅鼠相關的聲明。紐約鼠患問題嚴重,「嫉鼠如仇」的市政府日前更公開徵求「滅鼠沙皇」—— 減少齧齒動物主管(Director of Rodent Mitigation),年薪約 10 多萬美元。紐約老鼠在疫情期間大量繁殖,但鼠患非一朝一夕,至少一個世紀以來,市政官員都試圖根除問題,而均以​​失敗告終。

北美洲有超過 70 種本地齧齒動物;而世上除了南極,每個大洲都有老鼠蹤跡。不過困擾紐約的老鼠並非來自本土,乃是數百年前從舊世界隨人類而來,自 1700 年代起定居於此,種群以名為挪威鼠(Rattus norvegicus)的褐鼠為主。褐鼠源自中國,但通過挪威高桅帆船(Norwegian sailing ship)傳遍各地。據哥倫比亞大學的說法,約 1776 年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僱用德意志黑森傭兵與北美十三州作戰,褐鼠便混入穀物裝箱內,與士兵一同搭船抵達美國。

市長 Adams 2019 年任布魯克林區區長時,公佈區內的滅鼠試點結果。 圖片來源:Angela Weiss/AFP

最終,英國徹底失去北美十三州主權,褐鼠則展開牠們的地下統治之路;紐約日後成為多元種族大都會,當地褐鼠血統卻未有太大改變,絕少跟其他新來種群混合。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Jason Munshi-South 表示:「一旦老鼠站穩腳、建立龐大而健康的群體,新老鼠就很難融入其中並繁殖。」紐約的老鼠極具攻擊性,可擊退任何新來者。以曼哈頓為例, 2017 年追溯當地鼠群 DNA 的研究發現,曼哈頓老鼠的 DNA 與西歐,尤其是英國和法國的老鼠最相近。

Munshi-South 指,種群強大的老鼠對當地人也有好處:「我們不會因為大量新老鼠出現、與當地人口共處,而面臨新疾病的威脅。」然而牠們數量不斷增長,始終是種市患。1865 年「紐約時報」就曾報道,「紐約很快變得不受歡迎,比起合眾國內其他城市產生更多老鼠⋯⋯」報道特別提到「挪威老鼠」,形容「是該物種中體型最大、最惡毒、最兇猛的老鼠⋯⋯ 數量不斷增加,繁殖力非常驚人」。

「紐約時報」又在 1893 年報道,隨著城市交通工具從馬車轉變成電車,老鼠亦失去馬糧作為食物和可居住的馬廄。鼠群開始四處遊蕩,搬到民宅尋找新家園和食物,當時的滅鼠劑銷量因而激增。紐約人一直以來確實嘗試過不同滅鼠方法及計劃,包括季度槍支射擊、誘食避孕藥、使用帶香味的驅鼠垃圾袋和獵犬,但都市依舊流傳「紐約老鼠與人一樣多」的說法,反映牠們未有因此被消滅。

相反,老鼠似乎總有辦法隨當地人都市生活改變而變。疫情大流行期間,美國餐廳營業時間有限,老鼠也開始尋找餐​​廳垃圾以外的食物來源。紐約人在街頭用餐的模式,也導致老鼠更常在戶外出沒,人們普遍同意,當地愈來愈常見到老鼠。與 2019 年同期相比,2021 年發現老鼠的投訴便增加 3 分 2 以上,今年投訴趨勢仍在上升,截至 10 月,紐約衛生部門報告了超過 21,600 宗老鼠投訴,自 2020 年以來增加 71%

市長 Adams 在 2019 年任布魯克林區區長時,已推行獵鼠行動。其在今年 10 月宣佈,2023 年 4 月開始紐約居民不可在晚上 8 時前將垃圾棄置路邊,否則會被罰款,做法未實施已受到質疑。相比現在下午 4 時後可棄置垃圾,幾小時的差別能否杜絕鼠患?同時人們也在觀望,未來的「滅鼠沙皇」會有何剿鼠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