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氣候問題,很多人會問到底如何平衡氣候和政經這個難題,但原來除了這個「雞與蛋」的難題,「雞籠」在部分人士眼中同樣值得關注,歐盟 2021 年就推動廢除籠養動物,直接或間接提升部分食材成本,開始引起資本市場關注。
話說歐洲即將於 2027 年於全面禁止「籠養」,旨在以更符合道德標準與環境友善的方式對待動物,而法規涵蓋範圍僅限蛋雞、肉雞、母豬與小牛等,好處是降低沙門氏菌感染。
對此滙豐證券的分析員推斷,在歐盟全面禁止使用籠養系統後,雞蛋價格可能會上漲,主要是不採用籠養一般來說成本更高,舉個例子,母雞生雞蛋就難以系統化管理,成本自然會提高:現時歐洲只有大約 43% 的雞蛋產量來自籠養雞蛋,而籠養雞蛋與大棚雞蛋的價格差僅約為 6%。
而在歐洲以外,澳洲農業部長在 7 月也同意根據新的全國動物福利標準和家禽指南,於 2036 年之前逐步淘汰蛋雞籠飼,在當地就引起產業和支持者的強烈抗議。
對於澳洲政府的做法,動物福利倡議者批評時間表太長,而過去十多年,澳洲的籠養狀況已從 2009 年的 70% 下降到 2023 年僅有 30% 的市場份額,當中一些大型企業如 Coles 和 Woolworths 在 2013 年已宣佈計劃在 2025 年停止銷售籠飼蛋,走得比政府更前。
由於消費者對有散養承諾的公司加倍重視,估計包括連亞洲在內,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逐步淘汰籠養雞蛋,如菲律賓快餐連鎖店 Jollibee 亦於 2023 年 6 月,被動物福利聯盟 Open Wing Alliance(OWA)指責每年使用超過 5.86 億隻籠養雞蛋。
隨著全球消費者對無籠養蛋的需求日益增加,亞洲作為全球最大的產蛋地區開始受到衝擊,要研究如何處理籠養問題。最新就有印度於 2023 年通過了一項對所謂的籠養系統強制要求的法律,而中國在 2021 年發佈關於無籠養蛋的首個標準,相信未來關於無籠養和監管的討論在亞洲將會不斷演變,帶來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