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脫英」:歐洲大學抵制英語?

A+A-
圖片來源:Hufton+Crow/View Pictur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在丹麥、瑞典、挪威、芬蘭這「北歐四國」及近鄰荷蘭,很多人能操一口流利英語。多間大學躋身國際排名,更有大部分甚至全部課程皆以英語教授。這種被語言學家稱為「領域喪失」的現象,引起不少北歐人憂慮母語將從學術環境消失。部分國家爭取恢復本土語言在大學的主導地位,卻遭受強烈反對。

今年 6 月,荷蘭教育部長 Robbert Dijkgraaf 破天荒宣佈,日後全國至少 3 分 2 大學本科課程必須以荷蘭語授課。各大院校高層對此強烈反對,包括燕豪芬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校長,他指岀許多課程例如人工智能,「我們甚至找不到會說荷蘭語的教授」。

隨著荷蘭政府垮台,這項具爭議性的政策未有進展。一些人始終擔心,荷蘭語若在學術背景遭到忽視,結果將會缺乏用作討論先進話題的詞彙。届時人們説到這些事物,就不得不在荷蘭語加入英語用字,直至覺得這樣做非常麻煩,就會完全改用英語。若真如此,恐會令人對荷蘭語留下次要印象,形成惡性循環。

再者,歐洲的大學都獲政府大量甚至全數資助,一些國家例如丹麥,更向前來求學的外籍人士提供現金生活補助。部分國家卻因外國學生令住屋等資源更加稀缺,包括歐洲人口最稠密國家之一、現有 12 萬留學生的荷蘭。假如這些學生毋須學習本地語言也可畢業,他們或會就此離開,而非留下來作岀貢獻。

對校方而言,棄用母語教學則是加強競爭力的手段。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講師 Michele Gazzola 指出,泰晤士高等教育等機構所進行的全球大學排名,往往也將國際教師和學生的數量作為評估標準一部分。這促使院校試圖吸引這類外籍師生以提高名次,也就因此提供更多以英語教授的課程。

丹麥仍苦於為其母語在大學定位,前年試圖限制英語授課的課程名額以推廣丹麥語,今年卻反過來增加英語教學碩士課程名額。但哥本哈根大學多語言及語言政策教授 Janus Mortensen 表示,該校最近的語言政策「期望」終身教授在 6 年內為丹麥語教學「作出貢獻」,校方會提供時間和丹麥語課以供學習。

挪威的奧斯陸大學亦有「平行語言主義」規定,包括以挪威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在適當或必要時」才使用英語;校方應為所有學生和學院提供挪威語課程;出版物應有兩種語言的摘要;校方應優先發展挪威語的技術術語。但到底何謂「適當」?這方面則未有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