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掃瞄眼球兌換的加密幣,為何招惹多國調查?

A+A-
Worldcoin 歐洲區域經理 Ricardo Macieira 手持收集登記用戶生物特徵的「虹膜掃描儀」。 圖片來源:路透社

由 OpenAI 行政總裁 Sam Altman 共同創立的加密貨幣「世界幣」(Worldcoin)上月面世,號稱可實現「全球基本收入」的烏托邦願景,卻收集用戶的虹膜生物特徵,至今集得超過 223 萬人口資料。由於計劃存在眾多私隱爭議,最少 5 個國家立案介入調查,不禁令人懷疑在烏托邦願景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反烏托邦惡夢。

Worldcoin 計劃於 7 月 24 日在 20 多個國家啟動,透過稱作「虹膜掃描儀」(Orbs)的銀色球體,收集登記用戶的生物特徵,用以建立名為「World ID」的全球身份認證系統。截至 8 月 15 日為止,全球有 34 個國家及地區設有「虹膜掃描儀」,香港亦有 3 個地點提供服務,分佈在數碼港、油麻地和觀塘;World ID 收集超過 223 萬人口資料,分別遍佈全球 120 個國家。

收集用戶生物特徵的原因,據稱是用以辨別人類與人工智能。登記用戶要先凝視「虹膜掃描儀」鏡頭,儀器會發出「嘟」聲響以作確認,全程只需要 10 秒,然後用戶可獲得獨一無二的編號,繼而獲發 25 個免費 Worldcoin 代幣,每個價值約 2 美元(約 15.6 港元)。

7 月 25 日印度班加盧魯商場內,有學生登記領取 Worldcoin。 圖片來源:路透社

然而,如何處置龐大的跨國生物數據,背後的私隱爭議卻軒然大波。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曾經進行詳細調查,其中包括超過 35 次深入訪談,對象有 Worldcoin 行政人員、承包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測試用戶等,揭發 Worldcoin 處理數據存在諸多問題。

調查記者 Eileen Guo 與自由撰稿人 Adi Renaldi 在報告中指控,Worldcoin 聲稱的私隱保障與現實存在重大落差。首先,公司收集的數據遠比聲稱的要多,但未有向用戶取得清晰同意;其次,公司收集測試用戶的匿名敏感數據後,用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但用戶事前對此毫不知情。

向政府開放身份認證系統

雖然 Worldcoin 行政總裁 Alex Blania 上月向加密貨幣新聞網 CoinDesk 聲稱,對數據收集和私隱問題進行大幅變革,但聲明未明確交代細節,未有具體說明改變內容,僅聲稱停止被指「剝削和欺詐的招攬策略」。Worldcoin 發言人在 Guo 的跟進調查中,又再三宣稱將遵守所有相關的法律和規定,如歐盟的「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

如今,相關爭議至今最少引起 5 個國家監管部門注意,法國德國英國肯雅阿根廷先後對 Worldcoin 操作展開調查。儘管受到多國政府針對,但 Worldcoin 卻在早前宣佈,計劃允許其他公司及政府使用其身份認證系統。歐洲區域經理 Ricardo Macieira 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解釋,假設有咖啡店舉辦送咖啡活動,Worldcoin 便可保證不會有客人重複領取咖啡。

不過,部分登記用戶對以上各種隱憂毫不在乎,早就準備放棄自身的敏感數據。墨西哥登記用戶 Jose Incera 在掃瞄虹膜、領取加密幣後坦言:「我不太擔心(私隱問題)。生活在這個數碼年代,無可避免要分享自己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