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月前,有英國大學的社會學系,推出一個與在英港人組織合作、為期 3 年的全額資助博士學位,其中一位博士論文導師是該組織的創辦人。事件曾在學術界朋友之間引起激烈辯論,其中一個焦點是沒有學術職位的人,為何可以做博士導師。上述事件只是一個引子,這篇文章是想介紹一下英國的「協作式博士計劃」(Collaborative Doctoral Partnerships)。
自 2012 年起,英國研究與創新署(UKRI)旗下的人文與藝術研究委員會(AHRC)便定期為英國大學和非高等教育的專業機構提供博士獎學金,鼓勵跨界別的合作夥伴計劃。申請組織要展現良好的研究紀錄,成功申請的話,可以在 3 年內提供 3 個博士學位。而在過去,不乏在業界享負盛名的機構,都有參與「協作式博士計劃」,例如大英圖書館、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國家檔案館、泰德美術館(Tate)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私人組織都會與個別院校合作,聯合推出的博士計劃,例如我非常喜歡的惠康博物館(Wellcome Collection)便會與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帝國學院推出類似計劃。
我在自身學系接觸到、屬於協作式計劃的博士同學,通常會有 3 名論文導師,首席導師和副導師皆是系內的學者,其中首席導師要有豐富的論文監督經驗,兩人會提供學術指導,為論文把關。而第三導師則是業界代表,他們主要扮演聯絡工作,具體參與程度要視乎學生、導師和機構之間溝通。我的同學會獲轉介研究個案和受訪者,並獲安排專業培訓,例如進行實習和舉辦研討會。協作式計劃的博士同學當然也可以善用機構資源,例如研究室等。
這一類協作式博士計劃可以帶來非常豐富的體驗,試想像如果學生讀美術史,然後有國家美術館的資深策展人共同監督論文,又可以享用機構資源,學生、學系和機構三方會相得益彰。當然這些計劃也有「中伏」的機會,有朋友因為機構導師突然離職,原本設計好的個案研究沒法子進行,而要大幅調整研究方向。當然,這本來就是英國制博士學位的一大問題,缺乏有系統、統一的課程訓練,過分依賴博士導師的功力和態度 —— 即使是傳統式的博士學位也可以「中伏」。
不過,就算是人文社科,英國博士也會有相對多學生投身職場,而非留在學府發展。我學系裡便有一些經驗豐富的學生,例如是某些大學圖書館、出版社的中高層,選擇兼讀制課程。即使是全職學生,也不一定視教研為目標,協作式博士計劃有其吸引之處。英國一方面確實有較為龐大的文化工業,可以容納這些學生。另一方面英國大學教職員的待遇確實非常差,年年罷工是有原因的,倒不如一開始做好期望管理,世界會更廣闊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