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y, ’tis most certain, Iras. Saucy lictors
Will catch at us like strumpets,
and scald rhymers ballad us out o’ tune.
The quick comedians
Extemporally will stage us and present
Our Alexandrian revels. Antony
Shall be brought drunken forth,
and I shall see some squeaking Cleopatra boy my greatness
I’ th’ posture of a whore.
(不,那是免不了的,伊拉絲。放肆的衛士們
將要追逐我們像追逐娼妓一樣;
歌功頌德的詩人們將要用荒腔走韻的謠曲吟詠我們;
俏皮的喜劇伶人們
將要把我們編成即興的戲劇,
扮演我們亞歷山大城的歡宴。
安東尼將要以一個醉漢的姿態登場,
而我將要看見一個逼尖了喉音的男童
穿著克莉奧佩特拉的冠服賣弄著淫婦的風情。)
由黑人女明星,即韋史密夫妻子 Jada Pinkett Smith 監製的紀錄片「埃及艷后」(Queen Cleopatra)惡評如潮,即使在一向口味偏左的影評網站上也只獲得一星。監製聲稱她拍這齣紀錄片的初心是因為黑人女性的銀幕形象,需要有強人、偉人的歷史代表,因此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成為了首選。
然而克莉奧佩特拉的歷史名聲,似乎沒有那麼偉大光榮正確,她最出名,也是最成功的事跡是迷倒了羅馬最有權力的兩個男人:凱撒(Julius Caesar)和安東尼(Mark Antony)—— 這當然不是今日荷里活所需要的女權主義,再者,她的膚色也不符合政治要求。
應該說,世人對這位女王的印象,主要是來自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而莎士比亞筆下的這位女王,竟然直率地承認:「我也像一般女人一樣,在我的身上具備著許多可恥的女性的弱點。」她一點也沒有要以強人、偉人自居,反而自稱「一個平凡的女人,平凡的感情支配著我,正像支配著一個擠牛奶、做賤工的婢女一樣」。
未見其人,先聞其名,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登場之前,作者先加了兩個羅馬士兵的幾句閒言碎語,他們都十分鄙夷地稱克莉奧佩特拉是「吉卜賽女人」和「娼婦」。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正在花前月下的時候,他們收到了羅馬的來信,安東尼的妻子富爾薇婭其實身在羅馬,羅馬才是安東尼最主要的人生舞台,對此他們倆心照不宣。克莉奧佩特拉當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嘲弄安東尼的機會,她需要安東尼不斷地表白、承諾、示愛,才能獲取一點安全感。
柔情蜜意沒有過多久,劇情急轉:羅馬再度傳來消息時,安東尼的妻子因為戰事而死,此時安東尼突然幡然反省:「一個偉大的靈魂去了!我曾經盼望她死;我們一時間的憎嫌,往往引起過後的追悔;眼前的歡愉冷淡了下來,便會變成悲哀;因為她死了,我才感念到她生前的好處;喜怒愛惡,都只在一轉手之間。我必須割斷情絲,離開這個迷人的女王;千萬種我所意料不到的禍事已在我的怠惰之中萌蘖生長。」
於是,前一刻安東尼還愛得要生要死,此時在他口中,克莉奧佩特拉已經變成了:「她的狡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但願我從來也沒有見過她」。
接下來,作者就向觀眾展示了克莉奧佩特拉是如何操縱她的情人的,她告訴侍女:「要是你看見他在發惱,就說我在跳舞;要是他樣子很高興,就對他說我突然病了。」而她的侍女都認為,這樣玩弄人,不能取得他的好感,尤其是,這並不是「真心愛他」的表現。然而,侍女單純的看法遭到了女王的嘲笑:「你這個傻瓜,要是聽你的,我就要失去了他了。」
於是,因為富爾薇婭之死,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爆發了典型的情人之間的爭吵 —— 堅貞不渝的愛情瞬間内地坼天崩,同樣典型的,兩人很快都回心轉意,安東尼信誓旦旦向她保證:他的心會留在埃及,留在克莉奧佩特拉身邊。
與莎士比亞最成功的愛情喜劇相比,克莉奧佩特拉對待安東尼和凱撒的態度,也有一種非常世故的黑色喜劇感:安東尼離開之後,女王陷入思念,與她身邊的侍從討論安東尼,不忘將他與凱撒相比。因為當她與凱撒在一起的時候,她「還只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女郎」,如今她已經轉投安東尼的懷抱,滿心滿意都是新歡:「你要是再把凱撒的名字和我的唯一的英雄相提並論,我要打得你滿口出血了。」
更加活靈活現的是,作者通過龐培、屋大維(劇中用凱撒之名稱呼他,他是凱撒的正式繼承人)、安東尼這幾個大權在握的男人的對話,側面描寫他們對於權力的看法,其實與他們對男女關係的看法絲絲入扣:
龐培自己也覬覦克莉奧佩特拉的美色,卻鄙夷安東尼是個好色之徒,安東尼則嘲笑屋大維雖然統治著羅馬,卻沒有能力駕馭強悍的妻子,像他的妻子富爾薇婭那樣強悍的女人。以及,作者這時才披露,安東尼認為妻子夥同兄弟發動叛亂的原因,是她希望丈夫從埃及趕回羅馬;而屋大維為了籠絡安東尼,與他結盟,決定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安東尼。對於這樁被安排的政治婚姻,安東尼毫無異議,求之不得:「但願這一件大好的美事沒有一點阻礙…… 從現在起,讓兄弟的友愛支配著我們遠大的計劃。」
此時此刻,克利奧佩特拉似乎已被安東尼所遺忘,於是作者讓幾個副官談論起了這位傳奇的女王,這一段描寫,與紅樓夢裡描寫秦可卿的臥室,頗有異曲同工的趣味,但目的並不是為了渲染克莉奧佩特拉有多迷人,而是引起一個疑問:安東尼會不會徹底抛棄她?因為擁有美貌、智慧和賢淑的女人,不止克莉奧佩特拉一個。
莎士比亞寫過最浪漫有趣的愛情喜劇,也有「羅密歐與茱麗葉」這樣憂傷的純愛故事,但是像「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這樣,將愛情的熱烈甚至盲目,結合權力的冷酷算計的設計,莎士比亞是否首創不得而知,但是當今的流行作品譬如「權力遊戲」中的 Cersei,或者「紙牌屋」裡的 Claire,都不難看到這類型悲劇人物的魅力。
在一個心靈貧瘠和庸俗的時代,用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的愛情,當然要比「第十二夜」難得多,離別之後,克莉奧佩特拉時時刻刻不忘提起安東尼的名字,她卻收到了安東尼再婚的消息,暴怒之下她瘋狂打罵手下,然而筆鋒一轉,克莉奧佩特拉也責怪自己:「我在贊美安東尼的時候,把凱撒詆毀得太過分了。」她的侍女竟然不忘補刀:「您好多次都是這樣。」
雖然表面上艷名遠播,又是一個操縱情人的高手,克莉奧佩特拉内心的脆弱一覽無遺,遭遇如此的背叛,她並沒有試圖否認自己的情感:「我還是望他回來,雖然他一邊的面孔像個猙獰的怪物,另一邊卻像威武的戰神。」
正是由於克莉奧佩特拉的這種哀嘆,讀者無法將她視為一般的「紅顔禍水」而輕輕打發,這是莎士比亞超凡的地方。在當時的世俗觀念裡,即使克莉奧佩特拉貴為女王,也只能以色事人,而安東尼竟然真心愛她,在那些玩弄權力的大人物眼中,更是荒唐可笑,但是莎士比亞沒有這樣看待他們,而是把他們塑造為反抗屋大維的悲劇英雄。
在爭權過程中,安東尼終於敗給了屋大維,原因是他看到克莉奧佩特拉臨陣棄戰,竟然追了上去,結果兩人的軍隊一起潰敗,因為「你知道你是我的靈魂的無上主宰,只要你向我一點頭一招手,即使我奉有天神的使命,也會把它放棄了來聽候你的差遣」。
雖然安東尼打算重整旗鼓,然而屋大維發話,只要克莉奧佩特拉交出安東尼的性命,她可以獲得從輕發落,這成了壓垮安東尼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安東尼最終選擇自裁,在臨終前他向克莉奧佩特拉訣別:「我的惡運已經到達它的終點,不要哀哭也不要悲傷;當你思念我的時候,請你想到我往日的光榮;你應該安慰你自己,因為我曾經是全世界最偉大、最高貴的君王,因為我現在堂堂而死,並沒有懦怯地向我的同國之人拋下我的戰盔;我是一個羅馬人,英勇地死在一個羅馬人的手裡。」
自始至終,他認為自己是為榮譽而死,因為屋大維違背他們簽下的承諾在先,「親愛的女王,你可以要求凱撒保護你生命的安全,可是不要讓他玷污了你的榮譽」。但是克莉奧佩特拉很明白,苟活於世,對於她這樣的身份,是沒有意義的。屋大維留下她,無非是要當作戰利品示眾,更進一步羞辱安東尼。失去了安東尼的世界,也是一個不值得再留戀的骯髒地方,她選擇了殉情,也得以殉國。
莎士比亞認為他們倆即使落敗,即使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倒也死得其所,相反,符合世俗觀念的評價又有多少可信?像一開始的這段引言所描述那樣,人中龍鳳如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在後世的歪曲和誤解之中,或也會淪為醉鬼和娼婦,為庸眾所嘲笑,即使像他這樣,可以憑著想像描畫出他們的不凡,「那幻影是無論如何要在實體之前黯然失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