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納斯的誕生:逆轉歐洲藝術觀念的裸體

A+A-
波提切利作品「維納斯的誕生」,目前存放在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 圖片來源:Yuri Turkov/Shutterstock

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陽具被割下跌入大海後,所產生的泡沫誕下了象徵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Venus)。在基督教世界裡,這個異教的神話故事啟迪無數藝術家,文藝復興巨匠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更改變西方藝術對裸體的認知,由罪惡和羞恥變成美感的象徵。

在波提切利的構圖中,維納斯作為美的化身,裸體出現在打開的貝殼之上,身體修長,在大海背景下光彩煥發。左側是西風之神齊菲兒(Zephyrus)與微風女神歐拉(Aura)緊密相擁,吹起輕風,推動維納斯朝岸邊進發。她的右側有仙女,評論普遍相信是帶來春季的女神荷賴(Horae),準備為維納斯披上紫羅蘭綻放圖案的長袍。

在 1475 至 76 年作品「三王朝聖」(Adoration of the Magi)中,波提切利把自己納入畫中。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藝術歷史學家估計,「維納斯的誕生」於 1482 至 1485 年間創作,意大利文藝復興即將進入全盛階段。波提切利才剛完成委託,為梵蒂岡聞名遐邇的西斯汀小堂(Sistine Chapel)創作壁畫,正回到他的出生城市佛羅倫斯,一邊繼續繪製天主教的聖經場景,同時也探索古希羅神話題材,於是創作了「春」(Primavera)和「維納斯的誕生」。兩幅作品不是姊妹作,但主題、風格和規模相似,以致經常被比較和討論,後者更是托斯卡納地區首幅在畫布創作的作品。

維納斯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化身

有別於中世紀的傳統,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相信「塵世間的美」是通往神聖的直接通道,「藝術的美」更是昇華,作為愛與美女神的維納斯,也順理成章成為人文主義理念化身,為文藝復興藝術家熱愛描繪的對象,波提切利之作就是當中之最。

貴為文藝復興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的影像早就在書籍上無限複製,按道理其裸體不再帶給我們視覺震撼,但回到文藝復興方興未艾的時代,波提切利不但摒棄傳統的祭壇畫風格,也突破了早期文藝復興前輩的美學規範,沒有把裸體描繪成罪惡的象徵,而是按自然人體比例描繪裸體,賦予維納斯快樂自信的氣息。齊菲兒與歐拉翻起的輕風,不但捲起海上波濤,也吹拂維納斯的曲髮,使畫面更有動感。

藝術史家普遍推斷,美迪奇家族中名氣較低的 Lorenzo di Pierfrancesco de’ Medici 是作品幕後贊助人,與家族復興古希羅人文藝術傳統的使命一脈相承。此外,其構圖亦深受人文主義思想家 Angelo Poliziano 創作的拉丁詩 La Giostra 的影響,詩作以古羅馬哲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描述的古希臘維納斯壁畫為靈感,傳神刻劃出維納斯在海中誕生的時刻。相信是贊助人把詩作交給了波提切利,使得詩作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

波提切利學者 Julia Mary Cartwright Ady 在 1904 年撰寫的傳記 The Life and Art of Sandro Botticelli 中回顧,波提切利創新地把各種風格渾然天成,「維納斯的誕生」更顯示他正式擺脫其他大師束縛。「從此他完全依賴自己的資源。早期作品的僵硬和陽剛氣,如今已讓位予從容和優雅。」

在「維納斯的誕生」以後,世俗的裸體畫作更見盛行,如晚期文藝復興畫家提香(Titian)作品「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us of Urbino)的情慾意味更濃烈,相比之下,波提切利所描繪的裸體比較含蓄。經歷了文藝復興全盛期,在達文西、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光芒下,「維納斯的誕生」相對失色而曾經被淡忘,直到 19 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才再次為人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