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沒落,社會如何重建信任?

A+A-
在網絡時代,應如何重建社會信任? 圖片來源:路透社。

民無信不立。「信任」是令社會暢順運行的必需品,人際關係、經濟活動、政府施政等,事無大小,均建基於此。只是,當戰爭即和平、暫緩即撤回等小說「1984」的 Doublespeak 愈加普遍,謊言歪理橫行,公眾不得不字斟句酌,「信任」就變得愈來愈稀缺。如何重建信任,導正社會歪風,讀一讀於牛津大學任教的 Rachel Botsman 所寫的「信任革命(Who can you trust)」,洞悉現代社會的「信任模式」轉變,或有助益。

作者在書中指出,「信任是高度涉及情境因素的東西」,可分為個人化的信任(Personalized trust)及普遍化的信任(Generalized trust)。而分辨這個人或體制是否值得信任,共需 3 項特質:能幹,即此人有多大能力完成事情;可靠性,即此人是否貫徹、持續地完成所承諾的事;誠實,即此人的意圖是否正直可靠。

人類社會歷經 3 次信任革命,由小型社群中人與人之間的「地方式信任(Local trust)」,到透過契約、法律、品牌等中介建立的「體制式信任(Institutional trust)」,慢慢過渡到去中介的「分散式信任(Distributed trust)」時代。這 3 種信任模式並非零和關係,新模式無法完全取代舊模式,3 者能夠並存,只是新的模式愈來愈具影響力及主導力。

普遍而言,世上許多主要體制均面對公眾信任程度下滑的問題。多年來,蓋洛普(Gallup)統計調查美國人對各種主要體制的信心,包括宗教、國會、司法制度等,而按 2018 年計,在 15 種體制中,僅得軍隊、警察等 3 種體制,能取得過半受訪者的信任,國會更僅得 11% 的信任度。在地球另一邊的香港,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程度,亦已跌至歷史低位

體制式信任逐步瓦解源於 3 大原因,包括:

  • 問責不公,當部分人或部門犯錯而毋須負上任何責任、接受任何懲處,社會對體制的信心自然下挫。
  • 菁英和權威沒落,網絡將階級距離剷平,大眾與專家學者、社會權威已非遙不可及。
  • 隔離的迴音箱,變得更難正視社會上的相反觀點,當質疑之聲興起,不信任的循環便將愈擴愈大。
「信任革命」分析了社會信任模式的轉變;圖為書封。

隨著體制式信任崩潰,世界正面臨信任模式的轉變,分散式信任逐漸抬頭。多種新科技平台崛起,如眾籌、社交媒體、開放資料平台、虛擬貨幣等,為分散式信任的發展創造更大空間。分散式信任重新編寫了人際關係的遊戲規則,科技擴大了公眾的信任圈子,借助各種數碼平台,解開與陌生人合作的鎖鏈。

「信任」由集中在少數人掌握、監察的體制上,過渡到網絡程式、手機電腦,以至陌生人手中。最佳例子莫過於,在反送中示威運動,網民透過連登討論區、Telegram 等網絡社交及通訊平台,了解最新狀況、組織抗爭、分工合作眾籌刊登廣告等,顯示網絡成功將素未謀面的大眾連結,建立起信任合作關係。

在權威沒落的數碼時代,要如何借助電腦、網絡等工具,建立與陌生人的信任關係,是不能迴避的問題,並不是多加人手管理社交媒體就能解決。以人為先、透明、包容、負責,始終是重建社會信任的關鍵所在。時代巨輪不斷滾動向前,汰舊換新勢所必然,政府等體制如不能回應社會需要,與大眾愈走愈遠,線上線下的兩個世界只會更涇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