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迪倫:香港咖啡店的進程

A+A-

nav_logo242

在千禧年前後,現時全球最大的咖啡龍頭品牌 Starbucks,正式進駐香港。Starbucks 的到來,完全顛覆香港人傳統對咖啡的印象。所謂的香港傳統咖啡印象,即是茶餐廳裡,水吧師傅把咖啡用奶茶方式沖煮,把咖啡粉放到茶袋裡不停煲,把咖啡煲至苦澀,再加大量糖和奶去調味。

由美心集團代理的 Starbucks 帶來香港的除了是新穎的咖啡體驗,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一個懂得品味人生的象徵。於是由中環開始,白領們開始以拿著一杯 Starbucks 為西化和潮流的指標。不久,Pacific Coffee 和 Habitu 亦相繼誕生。一股鮮奶咖啡旋風,即是 Latte 和 Cappuccino,由於有拉花圖案的關係,亦可以加進不同風味如焦糖、榛子及薄荷等,於是很受歡迎。當然亦有外國根本不流行的朱古力咖啡(Mocha),因香港人很喜歡朱古力的關係,故亦在香港攻佔很大部份消費者的歡心。

以上幾間有大集團背景的連鎖咖啡館,為香港打開了咖啡館的新一頁。在千禧年前香港只有酒吧和餐廳,在千禧年後食肆多了一個很大的分類,叫「咖啡店」。咖啡店主打簡餐、飲品及甜品,裝修別樹一格,模式較輕鬆自由,往往沒有太大規矩,亦不過份繁忙,於是在香港這個急促的城市中,又成為大家假日喜歡約會朋友的地方。新一輪咖啡店浪潮大約在 2005 年開始,很多咖啡小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全因為咖啡店所需的技術和創業成本比起餐廳和酒吧為低。不少人甚至在租金相較便宜的上樓舖創業,形成一輪「樓上咖啡館」的風潮。

又不知不覺間經歷了五年的洗禮,時至 2010 年後,激烈的競爭導致很多實力不足的咖啡小店相繼結業。留下來的,要不有優越的地利位置,便是有優質的出品服務,自此才是香港發展咖啡小店的開端。因為消費者在這幾年之間,亦得到了品味咖啡的教育。大家開始追求更專業的咖啡品質,以及更有文化支持的本土小店。雖然幾間大型連鎖店依然佔據著大量咖啡市場,但已開始變成流水客為主,失去了真正咖啡愛好者的支持。這時候,精品咖啡因為陳豪的「品味咖啡」電視系列,正式抬頭。

精品咖啡館是現時業內咖啡師都趨之若騖的經營模式。是針對不同地域、土壤、水源和種植方法等等,所生產的咖啡豆中含有不同的風味,然後透過咖啡師呈現給顧客的專業方式。這步向專業的一步是未來咖啡界的大方向,但今天正是這類型專業精品咖啡館的最大難關。因為時至今天,普通的牛奶咖啡已不能滿足消費者,但要 $60 以上喝一杯精品咖啡,大眾卻完全未能適應。因此,大家各出奇謀,希望堅守專業又能生存下去,並繼續教育大眾認識精品咖啡,這可能正是專業咖啡業界中最艱難的時代。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梁迪倫,86年生,【牧羊少年咖啡.茶.酒館】創辦人。自 16 歲開始便放學到樓上咖啡店打工,工作至凌晨 3 點才回家。22 歲畢業後開始自己的咖啡店生意。26 歲創立香港首間旅遊主題咖啡酒館【牧羊少年】。咖啡、文字、旅遊,皆為他不可或缺的養分。

http://www.thealchemistcafe.com